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上海總部
搜索
-
技術貼:如何向央媽證明你是你?吳衛明博士總結互聯網身份交叉驗證九大真經
近期,央行發布了《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支付辦法》),對非銀行支付機構進行了嚴格的規范。引發社會關注的有多個焦點,其中爭議較大的是“開戶身份驗證”。
201508-20
-
深度解讀:最高法院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企業間借貸有效性的突破
2015年8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其中第11條規定,“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為生產、經營需要訂立的民間借貸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外,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規定》的上述內容從司法解釋層面突破了以往對企業間民間借貸有效性的否定,引起實務界的強烈反響和討論。
201508-20
-
股權眾籌是誰家的娃?起名何罪之有?
近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對通過互聯網開展股權融資活動的機構進行專項檢查的通知》(證監辦發[2015]44號,以下簡稱“《通知》”)。對于股權眾籌,該《通知》指出:由于其具有“公開、小額、大眾”的特征,涉及社會公眾利益和國家金融安全,必須依法監管。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開展股權眾籌融資活動。
201508-11
-
最高法助力互聯網金融 新規定頻出監管亮點
既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及央行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之后,最高人民法院于8月6日發布《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一步明確了關于民間借貸的相關法律問題,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尤其是供應鏈金融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201508-07
-
央行勒緊第三方支付通道,互聯網金融何去何從?
就在央行等十部委剛剛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業界紛紛贊賞央行的開明之際,7月31日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猶如一陣冰雹,瞬間把互聯網金融帶回了冬季。 第三方支付機構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猶如血管,為互聯網金融提供支付通道。以余額寶為例,余額寶本身就是第三方支付與貨幣基金結合的產物。而各種P2P網貸平臺、類資產證券化平臺、眾籌平臺,無不是將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支付主渠道來對待的。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商業銀行加入到為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支付結算、托管服務的隊伍中,但第三方支付機構依然是其中的主力。 此次央行的《征求意見稿》公布后,業界反響較大的內容主要包括支付限額問題,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對客戶的身份認證問題。吳衛明博士認為,《征求意見稿》總體尺度偏緊,有些苛刻。當然,除了不利因素外,也有對互聯網金融長期、健康發展有利的因素。業界對于《征求意見稿》應客觀看待,并應依照《立法法》的程序積極提出反饋意見。
201508-03
-
錦天城律師論文于日本法學專業雜志《國際商事法務》(2015年7月刊)登載
高革慧律師于1990年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2年通過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在上海市的外資上市公司法務部以及涉外律師事務所工作了近10年后赴日留學。2003年3月獲得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法學研究科民事法學碩士學位,并于2007年修完該大學研究生院法學博士課程。高律師的主要業務范圍涉及投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與中國企業的各種交易、跨境投資、收購兼并、企業重組、IPO、勞動管理、爭議解決、知識產權保護、防偽技術等領域,在日本的大型涉外律師事務所有近10年的工作經驗,并獲得日本法務大臣認可的外國法律師資格,于2011年回到上海從事涉外律師工作。
201507-31
-
澳大利亞外商投資農業用地政策的新變化與中國投資者的應對策略
據澳大利亞財政部官網報道,2015年6月29日澳大利亞財政部長霍基(Joe Hockey)與澳大利亞農業部長喬伊斯(Barnaby Joyce)共同對外宣布,澳聯邦政府將加大外資收購農業用地的審查力度,使澳洲農業領域外商投資情況更加透明。 根據澳大利亞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 FIRB)于2015年6月在外商投資委員會網站上公布的《澳大利亞外國投資政策》(Australia’s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的相關內容,澳大利亞有關農業用地投資政策內容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01507-31
-
“公開募集”破冰,股權眾籌“牛市”來臨
千呼萬喚始出來,7月18日,《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基本法”終于在萬眾期盼中問世。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門聯合發布的《指導意見》,確立了鼓勵創新、支持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的基本方向,明確了“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并對各監管機構的職責范圍進行了明確劃分。《指導意見》的發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201507-22
-
《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發布——行業監管拉開帷幕
隨著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十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指導意見》”),醞釀已久的新規終于在人們的關注和期盼中落定出臺。這部專門針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和監管的新規,無疑會對當前如火如荼的行業造成深遠的影響。作為時代發展的產物,線上金融和普惠金融已經深入社會大眾的生活,成為現代社會的必然存在。而《指導意見》在明確互聯網金融行業重要地位的同時,也針對其健康發展做出一系列明確的監管規定。
201507-20
-
遠程質押登記法律難題已經破解,券商系P2P或異軍突起
物權登記是困擾P2P行業已久的問題,在當前物權登記的法律架構下,并無較好的解決方案。在實踐中,互聯網平臺為了給客戶辦理質押、抵押,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效果并不理想。
2015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