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天城律師受邀出席“中非聯合仲裁發展路徑研討會”并發表主旨演講
2016-07-196942
2016年7月8日,由中國法學會牽頭指導,由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國際仲裁院)與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共同主辦的中非聯合仲裁發展路徑研討會暨中非聯合仲裁中心中方協調委員會及中非合作論壇?法律論壇仲裁專業委員會首次會議在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成功舉行。

中非聯合仲裁發展路徑研討會由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主任李志剛主持。中國法學會對外聯絡部主任谷昭民、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屹、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國際仲裁院)院長劉曉春、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副秘書長陳福勇、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銳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趙要德在發展中非聯合仲裁的語境下分別作了主旨演講。

谷昭民主任介紹了中國法學會在“法律外交”概念下采取的多層次、專業化對外法學交流路徑及以《沙姆沙伊赫行動計劃》、《北京行動計劃》、《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為基礎的中非法律合作新舉措,并對中非聯合仲裁中心的未來發展進行了規劃。谷昭民主任指出,中非法律交流及中非聯合仲裁中心的發展,符合“一帶一路”區域合作共贏發展戰略,中國的仲裁機構、科研院所及法律職業共同體應當積極參與中國法學會所搭建的各個對外法律專業論壇,共同研究、推動中國對外法學交流,參與對外法律服務合作。

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屹以中非聯合仲裁機制護航中非經貿發展為視角進行了主旨演講,回顧了中非聯合仲裁上海中心的設立及運行情況,與中非聯合仲裁約翰內斯堡中心的互動合作,并對中非聯合仲裁機制的發展進行了展望。馬屹副主任指出,以中非聯合仲裁中心為例的專業仲裁平臺助力中國仲裁機構的國際化發展,并提議在中國法學會的指導下,各參與方應就中非聯合仲裁機制進行頂層設計,建立業務規范協調機制。

華南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深圳國際仲裁院)院長劉曉春在主旨演講中指出以中非聯合仲裁中心為代表的中非法律合作不僅是政府間意志的體現,更是市場大環境形勢所需;中非聯合仲裁中心的發展應當以市場化為導向,以服務在非中資企業為目標,以促進中非經貿、投資及法律合作發展為根本宗旨,以軟件建設和硬件建設為兩個抓手,努力為中非商事主體提供本地化的仲裁法律服務。

北京仲裁委員會(北京國際仲裁中心)副秘書長陳福勇在主旨演講中以中非仲裁法律服務為視角,對中國法學會對外法學交流、法律合作的路徑規劃予以贊揚,并指出中非經貿、投資關系應當遵從法治化發展規律,中非聯合仲裁中心的建設和發展符合法治化發展思路,兼具實現政府意志與市場發展的綜合效益。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銳律師以仲裁法律實踐為出發點,分享了多元化爭議解決方式在中非商事法律交往中的實踐經驗,并對中非聯合仲裁機制的發展和完善提出了建議。郭銳律師提出,中非聯合仲裁中心應當充分發揮和利用中非糾紛解決實踐中的優良傳統和有益經驗,注重仲裁前調解機制的推廣和運用,提高中非爭議解決的效率,構建具有中非特色的聯合仲裁服務機制。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法律部副總經理趙要德在主旨演講中提出中非法律合作與發展是中非經貿、投資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條件,包括仲裁機構在內的中非商界與法律界主體應當著力提升自身法律水平,促進相互交流與合作,中非聯合仲裁中心應當考慮兼容的程序規則,努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化、專業化水準的中非仲裁員隊伍。

8日下午,舉行了中非聯合仲裁中心中方協調委員會及中非合作論壇?法律論壇仲裁專業委員會首次會議,谷昭民主任宣布中非聯合仲裁中心中方協調委員會及中非合作論壇?法律論壇仲裁專業委員會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