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資本市場法治論壇隆重舉行—錦天城出席論壇并作演講
2023-06-1227092023年6月10日,以“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資本市場法治論壇在上海召開。本次論壇由華東政法大學、上海證券報社主辦,上海市法學會、上海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聯合主辦,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上海證券報社上證研究院承辦,錦天城對論壇的順利籌辦作了支持。超過500名來自司法部門、證券監管部門、高校、上市公司、市場機構等各界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圍繞資本市場法治思維、法律對策、司法實踐等角度,交流過往經驗,共話未來發展。第十三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劉新華,最高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原副主席周漢民,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上海證券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葉國標,上海金融法院院長趙紅,北京金融法院院長蔡慧永等領導參會發言。錦天城多名高級合伙人出席了論壇,顧功耘主任、高級合伙人李和金律師在論壇上作了演講。

顧功耘主任圍繞完善上市公司監督機制,針對公司法引入審計委員會帶來的法理困惑和制度風險,結合美國、日本、韓國等地的公司法監督機制模式和規則,對設立審計委員會提出五點建議:第一,明確審計委員會與董事會的關系,在進行決策時,審計委員會與董事會是一體的,但在行使監督職能時,審計委員會完全獨立于董事會。第二,審計委員會委員的選任,不能由董事會選任,應由股東會直接選任。第三,針對股份公司審計委員會的“獨立董事應過半數”條款,建議審計委員會應全部由獨立董事構成,以保障監督效果。第四,審議委員會職權應進一步細化,其所做的監督類決議事項,董事會不得再決議,但決策管理類決議事項,應提交董事會最后決議。第五,在上市公司中應逐步統一采用審計委員會監督模式,防止審計委員與監事會二選一的模式可能導致的制度成本。

李和金律師從法律的基本特質出發,提出“良法”首先需要具備穩定性的特征,“再結合資本市場強調可預期的特性,‘良法善治’于資本市場的體現,就是要形成一個穩定的預期?!睂τ凇斑~進全面注冊制時代,法治護航上市公司高質量之路如何走深走實、行穩致遠?”的問題,李律師指出,全面注冊制在推動實現市場“可預期”的方向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全面注冊制下,法律的供給、執行和服務等,皆為市場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預期,從而助力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p>
論壇專門設置了關于中介機構的圓桌討論。有專家提出,科學設置中介機構責任還有許多細節需要明確。對中介機構事后追責的機制,也要由中介機構在市場中實際的功能和定位來認定。要進一步界定證券市場中介機構職責,厘清邊界,做到權責利相適應、過罰相當。要平衡好投資者保護和中介機構發展的關系。
站在全面注冊制的大背景下,錦天城作為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在為企業做好制度梳理并提供專業法律服務的同時,也將繼續為法治建設護航上市公司質量提升積極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