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十部委聯合發文,開啟社會辦醫新時代
作者:李雄、王文祥 2019-06-192019年6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在肯定社會辦醫醫療機構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明確了政府加大支持社會辦醫的力度,簡化相關審批,落實公平競爭,促進規范發展。尤其是本次《意見》集中解決了社會辦醫的諸多痛點和難點,為社會辦醫開啟了綠燈。
一、《意見》解決了社會辦醫的痛點與難點
從社會辦醫實踐來看,本次改革集中解決了社會辦醫的如下痛點和難點:
第一,社會辦醫空間將大大提高。《意見》明確要求嚴格控制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醫療機構發展結構,社會辦醫將進一步成為國家醫療體系的重要組成。
第二,醫療用地問題得到解決。一方面,《意見》要求各地擴大醫療用地供給;另一方面,經土地和房屋所有法定權利人及其他產權人同意后,對閑置商業、辦公、工業等用房作必要改造用于舉辦醫療機構的,可適用過渡期政策,在5年內繼續按原用途和權利類型使用土地,但原土地有償使用合同約定或劃撥決定書規定不得改變土地用途或改變用途由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除外。土地問題的解決給新建醫療機構提供了更大的空間,降低了企業經營風險,同時也為企業的投融資及上市清理了障礙。
第三,政府采購將平等競爭。《意見》要求各地于2019年底制定購買醫療服務實施辦法,為政府采購的公平競爭提供保障。國家醫保局的成立也為公立醫療機構和社會辦醫的公平競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公平競爭政策的落地無疑給社會辦醫提供了強有力的驅動力。
第四,醫保支持政策進一步完善。《意見》從多個方面為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提供了支持,包括:(1)擴大社會辦醫納入醫保定點覆蓋面;(2)社保辦醫正式運營3個月即可提出定點申請;(3)不得將醫療機構的舉辦主體、經營性質、規模和等級作為定點的前置條件;(4)與醫保管理和基金使用無關的處罰一律不得與定點申請掛鉤;(5)營利性醫療機構使用符合規定的發票,可作為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憑證。本次出臺的醫保支持政策實質上放寬納入醫保定點申請的條件,為社會辦醫經營提供了有利環境。同時,社會辦醫還將繼續保持自主定價的靈活性。
二、《意見》為社會辦醫提供了多元的政策支持與優惠
除了痛點和難點問題的解決,《意見》還為社會辦醫提供了豐富的政策優惠,放寬了社會辦理的管理政策。值得關注的優惠政策及管理措施包括:
提供補貼與稅收優惠:
·對短缺??祁I域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當地政府可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提供場地或租金補貼和其他支持政策。
·營利性社會辦醫,包括診所等小型醫療機構,可按規定享受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社會辦醫可按規定申請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應稅收優惠。
·對在社區提供康復、護理服務的機構,各地要依法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
放寬審批與規劃:
· 環保與消防:設置20張床位以下或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醫療機構,可實行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2020年6月底前,各省(區、市)要出臺簡化不同類型醫療機構設施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的相關配套政策。
·社會辦醫規劃:政府對社會辦醫區域總量和空間布局不作規劃限制。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實行告知承諾制,取消床位規模要求。
· 診所備案管理:2019至2020年,在北京、上海、沈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診所備案管理試點。
扶持運營與優化管理:
·支持社會辦醫優先承接三級公立醫院下轉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業務。
·支持社會辦醫與公立醫院開展醫療業務、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合作。
·全面實行醫師、護士執業電子化注冊制度;全面實施醫師區域注冊制度,推進護士區域注冊管理。
·在保證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多機構執業醫師可以按實際執業情況納入所執業醫療機構校驗的醫師基數。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行三級醫院分階段執業登記,并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三、《意見》支持社會辦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指明要建立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鼓勵發展“互聯網+”醫療、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服務、藥品供應服務、醫療保障結算、醫學教育和科普及人工智能等發展。
為落實“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18年7月發布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一系列法規的落地,為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實施和推進提供了依據。
本次《意見》進一步提出要支持社會辦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鼓勵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合作開展遠程醫療服務。為此,《意見》明確要求在今年9月底前,制定出臺互聯網診療收費政策和醫保支付政策。這也將進一步推動互聯網醫療服務的規范化發展。此外,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健康咨詢、健康管理服務也得到了《意見》的支持。
支持社會辦醫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是對社會辦醫的重大利好,亦是醫療服務轉型的風口。對社會辦醫而言,基于其靈活性,社會辦醫能夠更高效地構建醫療服務平臺,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從而被市場認可。不僅如此,互聯網醫療服務的深度發展有賴于數據分析和技術應用。社會辦醫如充分發揮技術、資源和資本優勢,快速搭建服務平臺,打造服務產品,并與公立醫院進行合作,將在遠程醫療、健康咨詢與健康管理領域大有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