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全球網絡 > 上海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疫情期間銀行業金融機構如何做好反洗錢工作

疫情期間銀行業金融機構如何做好反洗錢工作

作者:袁娟斌 王琪 2020-02-22

引言



為確保金融服務暢通,進一步強化金融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2020年1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外匯管理局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銀發〔2020〕29號,下稱“《通知》”)提到:“保證基本金融服務暢通。加強全國范圍特別是疫情嚴重地區的線上服務,引導企業和居民通過互聯網、手機APP等線上方式辦理金融業務。”“建立銀行賬戶防疫“綠色通道”。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好與防控疫情相關的銀行賬戶服務工作,簡化開戶流程,加快業務辦理。”


但疫情期間的反洗錢監管并未松懈。2020年2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其官網上公示27張因違反反洗錢規定而開出的罰單,單個反洗錢義務機構處罰金額已逾千萬元。處罰的類型主要涉及“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和“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等違法行為。


銀行在按照《通知》要求簡化開戶流程、加強線上業務服務時,應如何滿足風險可控前提?本文擬就相關問題進行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一、建立銀行賬戶防疫“綠色通道”場景下的反洗錢合規風險及防范建議



(一)《通知》具體要求

《通知》在“二、合理調度金融資源,保障人民群眾日常金融服務”部分明確提出:“建立銀行賬戶防疫“綠色通道”。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做好與防控疫情相關的銀行賬戶服務工作,簡化開戶流程,加快業務辦理。”


(二)反洗錢合規風險提示

就開立銀行賬戶場景下的反洗錢合規要求而言,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的通知》(銀發辦[2018]130號)規定,原則上應當在為客戶開戶前,完成對客戶及其受益所有人的身份核實工作。但在有效管理洗錢風險的情況下,可以先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再核實身份,對建立業務關系前無法完成客戶身份核實工作,應當實施限制交易數量、類型或金額,加強交易監測等有效的洗錢風險管理措施。另根據《金融機構洗錢和恐怖融資風險評估及客戶分類管理指引》(銀發[2013]2號)規定,應在建立業務關系后的10個工作日內劃分其風險等級。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立個人銀行賬戶時,應核驗其身份信息,對開戶申請人身份證件的有效性、一致性和開戶意愿進行核實,不得為身份不明的開戶申請人開立銀行賬戶并提供服務,不得開立匿名或假名銀行賬戶。通過柜面受理銀行賬戶開戶申請的,銀行可為開戶申請人開立Ⅰ類戶、Ⅱ類戶或Ⅲ類戶;通過遠程視頻柜員機和智能柜員機等自助機具受理銀行賬戶開戶申請,銀行工作人員現場核驗開戶申請人身份信息的,銀行可為其開立Ⅰ類戶;銀行工作人員未現場核驗開戶申請人身份信息的,銀行可為其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


(三)防范建議

根據上述規定,建立銀行賬戶防疫“綠色通道”,為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疫情防控機構以及定向進行捐贈、接受捐贈的個人或實體等需要緊急建立客戶關系或開立賬戶的,可以先與客戶建立業務開立銀行賬戶,之后再完成客戶身份核實工作,以此簡化銀行開戶流程,加快相關業務辦理。


“九層之臺,始于累土”。銀行賬戶是社會資金活動的起點和終點,記錄了社會資金的運行軌跡,一旦銀行賬戶開立落實不到位導致發生假名開戶等風險事件,不僅影響存款人的日常社會經濟活動、給存款人帶來資金損失,還將影響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和整個經濟金融秩序。為此,筆者認為,建立銀行賬戶防疫“綠色通道”須特別注意:


1.在開戶時仍然需要準確登記、記錄客戶名稱和證件號碼等基本信息,可以稍后銀行內部做的動作是核實工作,任何情況下,銀行都不得為身份不明的開戶申請人開立銀行賬戶并提供服務,不得開立匿名或假名銀行賬戶。


2.應當在自建立業務關系或開戶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劃分客戶洗錢風險等級。


3.對未核實身份就開戶的客戶,應當實施有效的洗錢風險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將客戶洗錢風險等級調整高風險等級,提高資金交易監測的頻率和強度或對客戶的交易方式、交易金額、交易頻率等實施合理限制。


4. 對于通過現場核驗身份信息開立的銀行賬戶,賦予全面的賬戶功能;對于通過非現場方式核驗身份信息開立的銀行賬戶,賦予有限的賬戶功能。可以依托遠程視頻柜員機和智能柜員機等自助機具、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提供銀行賬戶服務,但開立Ⅰ類戶必須經由銀行工作人員現場核驗身份信息,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渠道提交銀行賬戶開戶申請的,僅可開立Ⅱ類戶或Ⅲ類戶。


5.銀行賬戶防疫“綠色通道”,并非針對本次疫情期間所有來銀行開立戶的企業或個人均適用,僅限于為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疫情防控機構以及定向進行捐贈、接受捐贈的個人或實體等,無特殊情況應當按照正常的流程完成開戶工作,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


6.同樣地,并非針對所有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疫情防控機構無條件通過“綠色通道”開立銀行賬戶,銀行仍然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并對擬開立賬戶的主體身份進行適當核實,以謹防不法分子利用非柜面渠道假冒他人名義開立銀行賬戶。


7.建立銀行賬戶防疫“綠色通道”,簡化開戶流程,并不代表豁免了銀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因此,銀行應根據疫情情況和實際情況,或通過郵寄或通過線上等方式逐步收集補齊相關個人或實體的客戶身份信息收集和留存,完成客戶身份核實、受益所有人追溯等相關反洗錢工作。



二、線上方式辦理金融業務時的反洗錢合規風險及防范建議



(一)《通知》具體要求

《通知》在“二、合理調度金融資源,保障人民群眾日常金融服務”部分明確提出:

“保障基本金融服務暢通。金融機構要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合理安排營業網點及營業時間,切實做好營業場所的清潔消毒,保障基本金融服務暢通。金融機構要加強全國范圍特別是疫情嚴重地區的線上服務,引導企業和居民通過互聯網、手機APP等線上方式辦理金融業務。”


(二)反洗錢合規風險提示

在反洗錢領域,通過線上方式辦理金融業務包括通過互聯網、電話、自助交易終端等工具開展非面對面金融業務。非面對面方式(如網上交易)使客戶無需與銀行工作人員直接接觸即可辦理業務,這為犯罪分子進行身份欺詐提供了可乘之機,導致洗錢風險相應上升。因此,監管要求對非面對面業務采取更嚴格的反洗錢風險管理措施。非面對面業務監管要求主要體現:在非柜面業務開通時客戶身份識別,非面對面渠道的交易額度、次數和類型限制,非面對面業務監測以及交易信息和客戶信息的完整傳送和保存。具體規定如下: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明確可疑交易報告制度有關執行問題的通知》(銀發[2010]48號)規定,對于客戶利用網絡、電話、自助交易終端等工具開展的非面對面金融業務,金融機構應當強化內部管理措施,更新技術手段,確保相關交易信息和客戶信息能夠完整傳送,保障可疑交易監測分析的數據需求。集中存放或儲存交易數據的金融機構,應遵循足以重現交易的要求,采取安全保密的措施,向各層級或各業務條線人員提供履行反洗錢職責所需的數據資料。《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的通知》(銀發辦[2018]130號)規定,對高風險領域的客戶,合理限制客戶通過非面對面方式辦理業務的金額、次數和業務類型。《關于開展整治銀行卡網上非法買賣專項行動的通知》(銀發[2015]8號)規定,對于需開通網上支付、電話支付、手機支付以及其他電子支付等非柜面支付業務的,應由賬戶所有人本人持身份證明文件到發卡銀行網點申請辦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個人銀行賬戶服務加強賬戶管理的通知》規定,銀行應根據存款人風險等級、支付指令驗證方式等因素,對存款人辦理的非柜面業務進行限額管理。


(三)防范建議

疫情防控期間,非面對面業務需求增加、業務量大。對銀行而言,尤其關注非面對面業務開通審核方式,以及在辦理網上銀行、ATM等非面對面業務過程中是否采取了相關技術控制措施滿足反洗錢風險管理要求。


根據目前的規定,首次開通非柜面支付業務應當由賬戶所有人本人持身份證明文件到發卡銀行網點申請辦理。與柜臺辦理業務相比,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非柜面渠道辦理業務時,風險相對較大,不法分子也容易利用非柜面渠道騙取客戶資金。因此,為維護存款人資金安全,切實保障存款人合法權益,對網上銀行等非面對面業務采取更嚴格的身份識別措施,采取指紋、視頻,或者動態驗證口令、數字證書(U盾)、文件證書等手段認證客戶身份,銀行根據存款人風險等級、支付指令驗證方式等因素,對存款人通過非柜面渠道辦理的業務進行限額管理,并及時向存款人提示交易風險。同時,為充分尊重客戶的資金自主支配權,對于存款人本人同名銀行賬戶之間、存款人銀行賬戶向本人同名支付賬戶的轉賬業務,存款人采用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驗證方式的,銀行不得設置限額,存款人有設置限額意愿的除外。


非面對面業務量增加的情況下,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加強對資金和交易活動的監測,及時進行更新技術等有效控制措施,確保各非柜面業務系統能記錄、保存IP地址、MAC地址、IMEI標識、電話號碼等非柜面交易身份識別標識,對客戶交易開展持續識別和關注,了解客戶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質、資金來源和去向,了解、判斷交易的實際控制人和實際受益人,確保相關交易往來信息和客戶身份基本信息能夠全面、完整且有效地跟蹤和儲存,保障可疑交易監測分析的數據需求,從而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或導致犯罪資金無法追蹤,以降低洗錢風險。此外,應切實配合好疫情期間偵查、司法機關查處大案要案所必需的反洗錢數據查詢,按要求及時反饋協查數據,保證質量,嚴格保密。


另一方面,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客戶非柜面轉賬交易的監測與分析,防范疫情電信詐騙洗錢風險。對較多使用網上匯款、支付寶、微信轉賬等非柜面交易工具,部分備注有“捐款”、“口罩款”等關鍵字的,提高警惕,認真鑒別,重點審查偽裝愛心捐款、虛假銷售醫用防護用品、新冠病毒特效藥等信息,審查在疫情背景下客戶交易的合理性,經甄別、分析仍然無法排除可疑信息,第一時間向人民銀行反洗錢部門報告。


綜上,筆者建議,在疫情期間通過非面對面方式開立賬戶、建立業務關系時,應做好客戶身份識別及受益所有人的識別工作,不得松懈對反洗錢制度規定的執行,要了解客戶建立業務關系的目的、性質和交易背景真實性,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反洗錢合規人員、網點反洗錢柜員一旦發現利用疫情實施詐騙洗錢行為的可疑交易,及時通過反洗錢系統新增可疑交易報告,按照反洗錢工作要求中斷交易、加強監測,但切記過程中遵守反洗錢保密原則。



三、證件更新的反洗錢合規風險及防范建議



《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7]第2號)規定,客戶先前提交的身份證件或者身份證明文件已過有效期的,客戶沒有在合理期限內更新且沒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機構應中止為客戶辦理業務。《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關于執行<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金融機構報告涉嫌恐怖融資的可疑交易管理辦法>和<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上海銀發[2007]203號)規定,第十九條第三款所稱的“合理期限”并非一個固定的期限要求,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合理確定。


基于上述規定,以及實務中監管機構對“合理期限”認同的期限為6-8個月,筆者認為對于受疫情影響而暫時無法按規定及時在營業網點更新身份證件資料的客戶,可適當暫緩實施管控措施并加強相應的交易監測。



結語



總體而言,簡化業務辦理流程不是不開展反洗錢履職工作,疫情也不是“豁免”反洗錢法定義務的法寶。在開展業務過程中,應當首先滿足反洗錢合規前提,有意識地、預先地開展洗錢風險防控工作,以應對后續可能發生遺漏的情況,通過精細化的專業工作,系統化的追蹤過程,盡可能降低合規風險和洗錢風險,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反洗錢可疑資金監測在疫情防控期間對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


欢迎光临: 大埔县| 二连浩特市| 三明市| 湘西| 抚远县| 常熟市| 格尔木市| 潜江市| 施秉县| 井冈山市| 石柱| 赣州市| 元阳县| 呼伦贝尔市| 两当县| 桐庐县| 资中县| 兰西县| 白玉县| 石泉县| 顺平县| 滁州市| 威远县| 濉溪县| 万年县| 日照市| 紫阳县| 东丽区| 安吉县| 垦利县| 华阴市| 天水市| 凤台县| 龙江县| 隆昌县| 东兴市| 论坛| 辉南县| 桦川县| 沁水县| 麻栗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