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全球網絡 > 上海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疫情之下,我們在緊急行政治安管理活動中如何規范守法、保障權益

疫情之下,我們在緊急行政治安管理活動中如何規范守法、保障權益

作者:曹澤南 2020-02-21

2020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此項意見的出臺,標志著兩高兩部在全面落實此次新冠疫情的法制保障層面邁出重要的一步。疫情兇猛,國家穩定更是一刻不得松懈。作為普通群眾,在此次疫情中我們貢獻有限,那么積極配合國家政策方針,不為疫情拖后腿、惹麻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意見》第十條明確規定了,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阻礙執行職務,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由有關部門予以其他行政處罰。此項規定明確的是治安管理行政行為,最貼近我們日常生活,本文將針對該項規定進行延伸分析解讀。



一、什么是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



2020年2月8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第三條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本行政區域疫情防控需要,發布疫情防控的決定、命令,采取限制或者停止人群聚集活動,停工、停業、停課,關閉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實施交通管制、交通衛生檢疫,臨時征用場地、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緊急調集人員或者調用儲備物資等應急處置措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不與本省地方性法規基本原則相違背的前提下,可以在疫情排查、隔離觀察、社區管理、市場管理、勞動保障、市容環境等方面,采取集中收治隔離等臨時性應急行政管理措施。”


該條規定明確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緊急狀態下相關行政管理決定、命令作出的主體機關。《決定》另外還對相應決定、命令的作出范圍進行了嚴格限制,為“限制或者停止人群聚集活動,停工、停業、停課,關閉或者限制使用有關場所,實施交通管制、交通衛生檢疫,臨時征用場地、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緊急調集人員或者調用儲備物資等應急處置措施”。同時還可以在“疫情排查、隔離觀察、社區管理、市場管理、勞動保障、市容環境等方面”采取集中收治隔離等臨時性應急行政管理措施。故疫情期間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作出的以上范圍內的決定、命令即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



二、面對疫情防控的行政決定、命令如何規范守法、保障權益



1、人員流動限制行政決定及個人隔離行政命令


本次疫情防控關鍵之一為限制人員流動,各地政府在中央統一部署下出臺了諸多人員流動限制行政決定。主要涉及三個方面:(1)個人行程報備(2)人員隔離(3)非必要出行人員勸返。我們絕大多數異地返工人員都會碰到此類行政命令,如何正確合理應對將非常重要。


(1)個人行程報備。此項行政命令主要通過工作人員、社區、單位傳達,個人若無合理保密需要則需嚴格如實上報。個人隱瞞或拒絕上報的,各級政府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可以對個人采取隔離措施;造成疫情擴散或嚴重后果的,可能會涉及犯罪,近期已出現諸多此類案例,故碰到此類行政命令時,個人需嚴格如實匯報。


(2)人員隔離。此次疫情防控,地方政府普遍對重點區域返程人員采取居家隔離措施,此項行政命令具備一定強制性。《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實施隔離措施,并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接到報告的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即時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上級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準決定的,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立即解除隔離措施。在隔離期間,實施隔離措施的人民政府應當對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有工作單位的,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隔離措施的解除,由原決定機關決定并宣布。參照此項規定,個人在被要求進行隔離后,可以要求必要的生活保障。不認可相應政府的隔離命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政府反映,請求解除隔離措施,上級政府未作出相應決定前,隔離措施正常進行。因此項命令具有一定強制性,個人不履行隔離命令時,可能會被強制赴相應固定場所進行隔離及追究治安管理行政違法責任。如果產生激烈對抗等行為,涉及妨礙公務的,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故,對于此類行政命令,個人可要求生活保障,同時合理表達其他訴求。不服隔離決定的亦需按相應法律規定提起抗辯,不可強行違反個人隔離命令,否則易造成較大違法風險。


(3)非必要出行人員勸返。交通運輸部1月30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交通運輸部門不得采取封閉高速公路、阻斷國省干線公路等措施,保障春運期間公路基本通行順暢;不得簡單采取堆填、挖斷等硬隔離方式,阻礙農村公路交通。各地政府為進一步控制人員流通,在各個重要交通樞紐采取防控措施,其中一項重要措施即為勸返。勸返不屬于強制性行政命令,實質上具有協商、建議性質。對部分非必要出行人員,通過對其進行政策宣講,情勢告知,勸導其返回出發地,不進行不必要的人員流通。若相關人員不接受勸返的,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存在疫情傳播風險人員采取一定期限的定點隔離措施。然而,部分地區對政策方向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將此項政策理解為強制性的人員限制流通命令,并簡單的以戶籍地、車牌號、有無房產等為標準進行人員分類放行。此類行政行為本質上賦予勸返以行政強制力,與立法精神有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亦強調了“主要勞務輸出地與輸入地要做好農民工等重點人群返崗的對接和服務。糾正對外來車輛和人員“一刀切”勸返等做法”。如果個人在碰到此類“一刀切”勸返行政行為時,可以要求行政機關送達書面禁止通行決定、告知依據法令、陳述抗辯意見、向上級機關提請監督等救濟方式。但絕不可以采取暴力抗拒、強行闖關等行動,否則可能會面臨違反治安管理、妨礙公務等違法風險。


2、個人物資、場所征用類行政命令


《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根據傳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國務院有權在全國范圍或者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權在本行政區域內緊急調集人員或者調用儲備物資,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緊急調集人員的,應當按照規定給予合理報酬。臨時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設備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能返還的,應當及時返還。《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十二條規定:有關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為應對突發事件,可以征用單位和個人的財產。被征用的財產在使用完畢或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結束后,應當及時返還。財產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此次疫情中,許多省市地區因確診患者的人數的激增,出現了比較大的物資、場地、設備缺口問題。各級行政機關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在本行政區域內,通過征用方式以解決燃眉之急。對于我們個人,如果個人物資或場所被行政機關征用,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有效保障自身權益呢?


(1)明確被征用物資明細。物資征用由于屬于緊急情況下的行政行為,并未規定嚴格的法定程序,但我們個人在面對政府征用時首先應明確被征用物資與征用通知中的明細應一致。若出現臨時征用,未立刻作出征用通知的情形,個人應首先確認征用執行人身份,并通過視頻或文字確認方式明確個人被征用物資明細,并在事后及時要求有關部門補辦征用通知。


(2)個人生活必需品留存及征用抗辯。個人在面對征用時,如涉及個人生活必需品,可以要求合理留存。若對征用行為不服,認為征用不符合緊急需要,或被征用物資存在更緊要用途的(以定點發向疫情重點區域物資為例)。因征用決定屬于行政行為,雖相應法律未規定救濟途徑,當事人亦可參照《行政復議法》等相關規定,向征用機關提起抗辯,向上級機關申請監督。另,行政征用屬于緊急狀況下的行政行為,當事人的抗辯及監督申請并不會影響征用行為的執行,個人在面對該項行政行為時應保持配合,否則可能會面臨治安管理處罰風險。


(3)征用后補償。《傳染病防治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的征用條文中均對征用后補償進行了明確規定,應急處置結束后,應當及時進行補償,能返還的設備、場所亦應及時返還。個人若對征用補償不服的,可以請求相應征用機關進行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滿意或征用機關拒絕復核的,可以參照《行政訴訟法》或《行政復議法》相關規定,通過復議或訴訟方式保障自身權益。行政機關進行征用補償時,應載明補償參考標準及補償物資明細,個人若不服亦應對此進行自我舉證證明。


以上為本文作者從行政法角度對此次疫情中可能存在的部分行政治安管理問題進行的簡要分析,并提出部分個人建議以供讀者在碰到此類問題時用作參考。


望疫情早日消散無形,華夏終歸繁盛昌明。


欢迎光临: 英山县| 科技| 东安县| 上林县| 丰顺县| 上蔡县| 海兴县| 子洲县| 丰顺县| 南靖县| 乐昌市| 固镇县| 互助| 柳州市| 桓仁| 郓城县| 锡林郭勒盟| 呼和浩特市| 唐河县| 肥乡县| 安化县| 麻栗坡县| 柘城县| 南开区| 周口市| 什邡市| 页游| 安达市| 淅川县| 沙坪坝区| 法库县| 洛宁县| 惠东县| 洪湖市| 舞阳县| 大足县| 富阳市| 陆丰市| 原阳县| 大足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