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全球網絡 > 上海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合同中的仲裁管轄爭議(二)——合同變更后的仲裁管轄認定

合同中的仲裁管轄爭議(二)——合同變更后的仲裁管轄認定

作者:劉炯、湯旻利、朱奕 2017-12-01
[摘要]合同變更后,主要有三大類情況可能涉及仲裁管轄問題:爭議解決條款的變更、當事人的變更,以及其他條款的變更。當這些變更發生后,原合同下的仲裁協議是否繼續適用?本文將結合具體的案例來討論這些問題,并給出實務貼士。

合同變更后,主要有三大類情況可能涉及仲裁管轄問題:爭議解決條款的變更、當事人的變更,以及其他條款的變更。當這些變更發生后,原合同下的仲裁協議是否繼續適用?本文將結合具體的案例來討論這些問題,并給出實務貼士。


合同變更


在合同履行期間,合同的內容以及雙方當事人等都可能會發生變更。合同變更的情形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  爭議解決條款的變更


2.  合同當事人的變更


3.  合同其他條款的變更


當上述事項發生變更后,原合同下的仲裁條款是否繼續適用?對此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1. 爭議解決條款的變更


只要雙方當事人達成合意,那么爭議解決條款的變更即是有效的。


案例:北京泰思誼鐵道技術有限公司與北京易科路通科技有限公司合同糾紛案【(2016)京01民終369號】


本案為確認之訴,原告要求確認當事人已將爭議解決的方式由仲裁變更為了訴訟。法院認為,變更爭議解決條款只要是當事人合意作出的,應當予以認可,若合同變更后產生了爭議,應當提交變更后的爭議解決機構處理。


本案中,法院作出確認判決的依據主要包括:1、蓋有公章的會議紀要,該會議紀要明確載明了雙方確認變更爭議解決機構的事項;2、被告對這一事項進行明確答復的回函。基于這些書面證據,法院認定當事人雙方已合意將爭議解決方式由仲裁變更為訴訟。


實務貼士


我國《仲裁法》第16條第1款規定:“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后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因此,即使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沒有就爭議解決方式作出約定,或者約定訴訟,在合同簽訂后仍舊可以另行約定使用仲裁作為爭議解決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仲裁協議必須采用“書面方式”明確約定。因而,在合同簽訂后,如需變更爭議解決方式為仲裁,則必須通過書面進行。就何為“書面方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簡稱“《仲裁法解釋》”)第1條明確規定“包括以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形式”。


同時,需要注意第16條第2款的規定,即約定仲裁需要載明:“(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項;(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1]


因此,在合同簽訂后,如需將爭議解決方式變更為仲裁,則需要注意《仲裁法》第16條所規定的形式和實質要件,并且注意保存相關書面證據。同理,如果像上述案件一樣,是由仲裁變更為訴訟,也需要注意保存有關變更事項的書面證據。


2. 合同當事人的變更


當事人自愿原則是仲裁的重要原則之一,該原則要求雙方當事人在仲裁前自愿達成仲裁協議。《仲裁法》第16條明確規定雙方當事人須在仲裁協議中就仲裁的事項以及仲裁機構達成合意,如果雙方當事人無法就這些問題達成一致的意見,那么仲裁協議將被認定無效。


由此可見,自愿達成的仲裁協議是啟動仲裁程序的基礎。在合同當事人變更的情形中,受讓方并非原合同的簽訂方,在原合同下的仲裁協議達成時并沒有做出意思表示。那么,受讓方在受讓合同后,能否對原合同下的約定仲裁進行抗辯、提出仲裁管轄異議?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v97329號武漢金龍高科技有限公司合資爭議仲裁案仲裁條款效力事的復函(法經〔1998〕212號)》中認為,對原合同中爭議解決條款沒有做出變更或者提出意見的,應當視為當事人對該爭議解決條款的認同,因此合同受讓方也將受到仲裁協議的約束。


在之后頒布的《仲裁法解釋》中最高法院進一步明確了這一觀點——第8條規定,除非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另有約定,當事人死亡的,仲裁協議對其繼承人有效,當事人合并、分立的,仲裁協議對其繼受人有效。第9條規定,債權債務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的,仲裁協議對受讓人有效,但當事人另有約定、在受讓債權債務時受讓人明確反對或者不知有單獨仲裁協議的除外。


實務貼士


當事人在受讓債權債務時,應當注意原合同中是否有仲裁條款的存在,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排除該仲裁條款的適用。如果確需排除,則在受讓合同之時就必須向合同向對方明確提出,由雙方一同作出排除仲裁的另行約定。


如果原合同下沒有仲裁條款,則建議詢問原合同下的雙方當事人是否存在單獨的仲裁協議,并保留有關詢問的相應書面證據。


3. 合同內容的變更


此處討論的“變更”做狹義理解,即是對合同條款的直接變更,而非另行簽訂補充協議。有關本協議與補充協議下的仲裁管轄問題可參見我們的文章:《合同中的仲裁管轄爭議(一)——本協議及補充協議下的仲裁管轄認定》。依據《仲裁法》第19條第1款規定“仲裁協議獨立存在,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者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類似情形常出現于特定的合同中,如加工承攬合同。由于加工承攬合同的性質,當事人在訂立合同之前無法對價款和工程量做出具體的約定,而是先約定一個總價,隨著合同的履行,當事人需要不斷地變更合同,對價款和工程量進行重新的約定。為了保障當事人對爭議解決條款的約定得以實現,該類案件在簽訂爭議解決條款時應當明確爭議解決條款適用的具體范圍。同時還要考慮相關合同履行中的交易習慣,如在加工承攬合同中當事人經常會使用《簽證單》的方式對合同進行變更,為了保障變更后的合同可以適用原合同的爭議解決條款,可以在簽訂合同時即約定爭議解決條款對《簽證單》的適用。


案例:北京海灣威爾電子工程有限公司與山東一箭建設有限公司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執行案【(2016)京01執異185號】


本案合同為工程勞務的分包合同,原合同總價款為236萬元,在合同的實際履行中產生了多份經雙方簽字確認的《現場簽證指令單》,以此增加了30萬元的工程款。后由于發包方逾期未支付價款,雙方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將該爭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仲裁機構認定,該合同的總價款應為266萬元,《現場簽證指令單》為建設工程領域常用的費用產生憑證,經雙方簽字確認后構成對原合同價款的變更。然而,發包方以該30萬元的價款超出仲裁協議范圍為由請求法院裁定不予執行。


對此法院認為,增加的30萬元價款應當屬于合同變更后的內容,本案合同約定:“施工過程中如果由于圖紙及業主發生變更導致工程量變更,由甲乙雙方在工程整體竣工驗收后進行結算。”由此可見,該合同的履行中出現合同變更的情形可以預見。同時本案中認定價款變更的依據為多份《現場簽證指令單》,該合同中亦有約定:“除設計變更、業主、甲方指令、現場簽證洽商、甲供甲指材外甲方不再增加與本工程有關的其他費用。”可見簽訂《現場簽證指令單》屬于合同約定的變更價款的情形。雙方均在《現場簽證指令單》上簽字確認,表明當事人已經對合同的變更予以認可。


本案中合同的爭議解決條款適用于該合同效力與履行中存在的所有爭議,而《現場簽證指令單》中記載的增加價款均與原合同分包工程有密切聯系,屬于原合同勞務分包的范圍。法院認為,該合同中變更的內容是可以預見的,且依舊屬于整個分包工程范圍內,因此變更后的合同也應當適用原爭議解決條款。


實務貼士


在變更合同條款的情形中,變更爭議解決條款后的適用沒有太大爭議。而變更合同其他條款時,需注意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原則(即《仲裁法》第19條)、原仲裁條款的適用范圍、變更內容的可預見性問題等。為避免合同變更后當事人雙方就原合同下的仲裁條款是否仍舊適用變更后的合同而產生爭議,可在變更合同時就通過書面方式對此問題作出明確的約定。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為提供信息之目的由作者/仲裁研究智庫制作,不應視為廣告、招攬或法律意見。閱讀、傳播本文內容不以建立律師-委托人關系為目的,訂閱我們的文章也不構成律師-委托人關系。本文所包含的信息僅是作為一般性信息提供,作者/仲裁研究智庫不對本文做日常性維護、修改或更新,故可能未反映最新的法律發展。讀者在就自身案件獲得相關法域內執業律師的法律意見之前, 不要為任何目的依賴本文信息。作者/仲裁研究智庫明確不承擔因基于對本文任何形式的使用(包括作為或不作為)而產生的一切責任、損失或損害。



[1] 中國法下的一般原則是只承認機構仲裁,因而當事人須在仲裁協議中明確所選擇的仲裁機構。2017年1月9日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對此限制做了有限突破——自貿區企業在特定情況下可以不用明確約定仲裁機構。對此問題更詳細的分析請參見我們的文章:商事仲裁在中國的最新發展——解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見》


欢迎光临: 林芝县| 花莲县| 墨脱县| 兴仁县| 文昌市| 淄博市| 龙口市| 深州市| 荔波县| 湖南省| 南召县| 玉环县| 延边| 大英县| 宁国市| 贵德县| 中山市| 上饶市| 兴隆县| 修武县| 图们市| 贡嘎县| 诸城市| 江门市| 图们市| 封开县| 襄垣县| 阳东县| 乳源| 淳安县| 巴中市| 迁西县| 营山县| 西吉县| 齐河县| 咸阳市| 于都县| 壤塘县| 华容县| 阿拉善左旗|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