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全球網絡 > 上海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消費與零售行業-美妝護膚產業-稅務優惠政策實務指南及操作指引

消費與零售行業-美妝護膚產業-稅務優惠政策實務指南及操作指引

作者:全開明 袁葦 謝美山 2023-06-16
[摘要]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決策實施了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在紓解企業困難、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促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摘要】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決策實施了一系列減稅降費舉措,在紓解企業困難、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促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稅費優惠政策是積極財政的重要內容,也是直接有效和公平的惠企政策,能夠充分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好轉、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充滿活力的億萬經營主體。隨著提振消費的政策持續出臺,未來一段時間消費市場復蘇步調有望加快。美妝護膚產業作為消費零售業重要的細分行業之一,可以借助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節約企業經營成本,擴大經營規模,激發企業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關鍵詞】涉稅優惠 消費與零售 美妝護膚產業 減稅降費



一、美妝護膚產業概況及特點


(一)美妝護膚產業概況


在國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升、國人對外在形象要求和意識的提高以及核心消費群體結構的變化等一系列因素推動下,國內美妝護膚產業近幾年來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特別是近幾年以來,國內美妝護膚市場需求迅速增長,行業市場規模增速不斷提升。2022年中國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358.2億元,同比增長8.15%[1]。根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化妝品持證生產企業數量超過5000家,化妝品注冊備案產品數量達到160余萬個,美妝護膚產業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局面。此前基于疫情反復,全球大環境承壓,美妝護膚產業飽受沖擊,但中國美妝護膚消費市場依然明顯回暖,預計到2023下半年,整體經濟活力和美妝護膚消費將迎來全面復蘇。在“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2]等宏觀政策的支持下,美妝護膚產業作為國家全面促進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增長空間。國家層面已提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通過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政策組合拳扭轉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消費也將成為2023年拉動GDP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美妝護膚消費也將迎來市場紅利。


(二)美妝護膚產業特點


美妝護膚產業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1、市場容量巨大,發展空間廣闊。得益于中國廣泛的人口基礎,美妝護膚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然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在經濟發展迅速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消費觀念開始發生改變,對生活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比如對護膚的認識,從普通的國產面霜,到多重功效的國外高端品牌。從消費對象來看,消費者群體開始向低齡和高齡人群擴展男性美妝及個護產品消費群體持續增加。


2、國內外產品競爭激烈,國貨品牌逐漸崛起。面對如此龐大且具有潛力的美妝護膚消費市場,國內外化妝品企業都在不斷加大研發力度,創新營銷模式,逐步提升品牌實力和市場影響力,迅速滲透各細分市場,搶奪市場占有率。此前中國化妝品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科學配方研制和開發仍處于仿效階段,營銷模式也不夠成熟。近年來國貨品牌憑借其創新和研究設計,功效也是不斷冒尖,初步具備了與國際品牌抗衡的規模,國貨正逐漸縮短與國際品牌的差距,逐漸崛起。


3、銷售形式多元化,互聯網零售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隨著5G、大數據、智慧物流的發展創新,國民消費方式和銷售渠道有了巨大的轉變,據統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8.41億。美妝護膚銷售多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新冠疫情加速了消費群體線上消費習慣的養成,未來我國互聯網零售渠道發展將更加成熟。隨著企業對電商渠道的持續投入以及線上消費體驗的不斷優化升級,我國美妝護膚線上滲透率有望進一步加深,互聯網零售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


二、美妝護膚產業稅收政策概述


(一)美妝護膚產業稅費優惠政策梳理


近年來,為了助力經濟運行持續好轉,激發各行業市場主體的活力,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持續盈利,我國實施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并積極推進政策貫徹落實,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政策、小型微利企業減征企業所得稅政策、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政策等。美妝護膚產業中的各個市場主體都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合理節稅,減輕財務負擔,將更多的資金用于技術升級、生產擴張、市場開發等方面,探尋更好的發展前景。以下是美妝護膚產業稅費優惠政策匯總梳理表。


image.png


(二)美妝護膚產業園區稅收優惠政策


(1)廣東化妝品產業園區。廣東是全國化妝產業第一省,無論在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數量、產值還是專利是均位居全國第一。核心城市廣州占廣東全省化妝品企業65%。廣州2021年化妝品產值達1079億元。省內主要產業帶位于廣州白云區“白云美灣”、黃埔區“南方美谷”、花都區“中國美都”。除了廣州外深圳“美麗谷”高端化妝品產業集群,汕尾海豐美妝產業園,清遠“美妝硅谷產業園”,云浮廣東(新興)萬洋眾創城化妝品產業園。2020年12月29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廣東省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3],文件指出,要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并給予企業相應財稅支持,落實好支持化妝品行業發展的普惠性稅費優惠政策,重點保障化妝品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及業務宣傳費等支出稅前扣除政策全面落地。2023年2月24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發布了《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4],文件明確了對化妝品企業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對獲批的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一次性給予1000萬元扶持資金,對化妝品首次應用并被納入我國已使用的化妝品原料目錄的注冊新原料一次性扶持100萬元,獲批成為全國化妝品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的,給予一次性扶持500萬元,獲得國內外知名設計獎項、中國商標金獎或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本市化妝品企業,按照現行政策給予扶持。


在廣州白云區“白云美灣”產業園區中,廣州白云稅務為更好服務轄區內化妝品企業,結合地方產業特色,將轄區內化妝品行業納稅人統一劃入一個稅務所進行專業化稅收管理,以“稅源專業化+行業精細化”管理模式,為納稅人提供個性化、便利化的涉稅服務。通過對化妝品行業納稅人開展專業稅收情況分析,將各類稅費優惠政策第一時間送到企業手中。同時,白云區稅務部門按照加快出口退稅辦理進度有關要求,將辦理一類、二類出口企業正常退(免)稅的平均時間,壓縮在3個工作日內。同時深入落細落實出口企業管理類別年度評定、加工貿易出口退稅政策、實地核查“容缺辦理”、“非接觸”事項辦理等舉措,確保稅費優惠政策精準高效送達市場主體。


(2)上海“東方美谷”產業園。2022年7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向新城導入功能的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其中,對上海“東方美谷”產業品牌建設做出新規劃。方案提到要支持奉賢新城打造“美谷美購”美妝新零售等特色產業直播平臺,加快推進化妝品全球新品首發地示范區建設。近年來,上海市重點推進奉賢新城“一城一名園”建設,打造化妝品全產業鏈標桿示范。提高東方美谷國際化妝品大會能級,舉辦化妝品品牌全球論壇,成立國際品牌聯盟,建立國際品牌中心,發布全球化妝品品牌價值指數、東方美谷品牌發展白皮書等。加快國內外品牌項目導入,推動東方美谷成為融合東西時尚文化的國際美妝品牌集聚地。為加快產業集聚形成特色產業園區,園區根據上海市和奉賢區人民政府的有關扶持政策,探索建立“化妝品產業扶持基金”。地方財政預計從稅收中拿出不少于3億元的資金,再加上吸引社會資金的注入,最終形成不少于10億元的扶持基金。這個基金可以用于對企業上市期間的扶持,也可以向健康美麗產業博物館這一類公共服務平臺的投資。


(三)美妝護膚產業涉稅優惠政策重點問題分析


在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過程中,部分企業對優惠政策“知而慢享、享而不全”,導致一些符合優惠政策條件的納稅人沒有“應享盡享”,減稅降費政策沒有完全落實到位,企業多繳稅款,承擔了不必要的稅收負擔。產生這類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稅企信息不對稱。涉稅優惠政策包含多個稅種,涵蓋不同稅目,某些行業還會出現針對性的政策,具有復雜性、多變性的特點。企業財務人員有時候沒有及時學習掌握最新涉稅優惠政策,對具體政策的延續、變更、終止都沒有及時關注;企業管理人員通常也不關注、不了解相關政策,稅收籌劃意識不強;另外,稅務行政主管部門無法對每一個納稅人做到全方位的監控,有時候并不能及時發現并提醒符合優惠條件的納稅人變更申報。


第二,企業雖然了解涉稅優惠政策信息,但是對申報的操作方式不熟練。企業財務人員可能怠于申報稅收優惠,錯過政策實施時間,或者在文件資料提交和備案程序中出現錯誤。


為了更好地享受涉稅優惠政策,企業應當各種必要的措施和手段。首先,企業應與主管稅務機關增強聯系,加強溝通,及時提出涉稅訴求,利用好其提供的專業服務,搭好稅務“便車”,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應享盡享;其次,企業應當做好稅收籌劃,加強業財稅的深度融合,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密切關注、動態跟蹤重點行業、重點稅種、重點業務的涉稅優惠政策,查缺補漏,以準確享受到各種優惠。筆者結合2023年最新稅收優惠政策,在文章第三到六部分梳理了美妝護膚產業具體涉稅優惠政策與操作指南,便于企業及時規劃和調整。


三、增值稅減免政策與操作指引


(一)企業符合小規模納稅人條件的,可以享受相關增值稅優惠政策。


1. 適用對象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認定標準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


2. 政策內容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3. 政策依據:《關于明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等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1號)


4. 操作流程:


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免征增值稅的銷售額等項目應當填寫在《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小微企業免稅銷售額”或者“未達起征點銷售額”相關欄次,如果沒有其他免稅項目,則無需填報《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的銷售額應填寫在《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應征增值稅不含稅銷售額(3%征收率)”相應欄次,對應減征的增值稅應納稅額按銷售額的2%計算填寫在《增值稅及附加稅費申報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本期應納稅額減征額”及《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減稅項目相應欄次。


image.png


5. 注意事項:


(1)小規模納稅人銷售額的執行口徑沒有發生變化。納稅人確定銷售額有兩個要點:一是以所有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包括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合并計算銷售額,判斷是否達到免稅標準。但為剔除偶然發生的不動產銷售業務的影響,使納稅人更充分享受政策,小規模納稅人合計月銷售額超過10萬元,但在扣除本期發生的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后未超過10萬元的,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取得的銷售額,也可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政策。二是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以差額后的余額為銷售額,確定其是否可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政策。


(2)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放棄享受減免稅政策。小規模納稅人適用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免征增值稅政策的,納稅人可對部分或者全部銷售收入選擇放棄享受免稅政策,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銷售收入減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政策的,納稅人可對部分或者全部銷售收入選擇放棄享受減稅,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3)小規模納稅人可以自行選擇納稅期限。按照固定期限納稅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經營情況選擇實行按月納稅或按季納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納稅期限一經選擇,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得變更。


(4)小規模納稅人按照現行規定應當預繳增值稅稅款的小規模納稅人,凡在預繳地實現的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當期無需預繳稅款。在預繳地實現的月銷售額超過10萬元的,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繳率預繳增值稅。


(二)橫琴、平潭各自的區內美妝護膚零售企業免征增值稅


1. 適用對象:橫琴、平潭各自的區內企業


2. 政策內容:橫琴、平潭各自的區內企業之間銷售其在本區內的貨物,免征增值稅。


3. 政策依據:《關于橫琴平潭開發有關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1號),《財政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橫琴 平潭開發有關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1號)


4. 注意事項:橫琴、平潭企業之間銷售的用于其本區內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貨物,應按規定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


四、消費稅減免政策與操作指南


(一)化妝品消費稅征收范圍調整


2016年,國務院調整了化妝品的消費稅率,規定取消了對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征收的消費稅,而僅對“高檔化妝品”征收消費稅,并把消費稅率下調為15%。這里指的高檔化妝品,是在生產(或者進口)環節的完稅銷售價格不低于10元/毫升(克)或者15元/片(張)的化妝品(包括美容類、修飾類、護膚類化妝品和成套化妝品)。在稅務總局印發的相關通知中,將演員(包括舞臺、戲劇、影視演員)化妝時使用的上妝油、卸妝油、油彩等,排除在征收消費稅的化妝品類之外。


(二)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冬奧會測試賽賽事組委會委托加工生產的高檔化妝品免征消費稅


1.政策內容:對北京冬奧組委委托加工生產的高檔化妝品免征應繳納的消費稅。


2. 政策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海關總署關于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7〕60號


(三)橫琴、平潭各自的區內美妝護膚零售企業免征消費稅


1.政策內容: 橫琴、平潭各自的區內企業之間銷售其在本區內的貨物,免征增值稅


2. 政策依據:《關于橫琴平潭開發有關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1號),《財政部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橫琴 平潭開發有關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51號)


3. 注意事項:橫琴、平潭企業之間銷售的用于其本區內商業性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貨物,應按規定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


五、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與操作指南


(一)小型微利企業的可以享受相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1. 適用對象: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2. 政策內容:為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3. 政策依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13號),《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3年第6號)


4. 操作指南:


(1)小型微利企業無論按查賬征收方式或核定征收方式繳納企業所得稅,均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2)小型微利企業在預繳和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時,通過填寫納稅申報表,即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小型微利企業應準確填報基礎信息,包括從業人數、資產總額、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國家限制或禁止行業等,信息系統將為小型微利企業智能預填優惠項目、自動計算減免稅額。


(3)小型微利企業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從業人數、資產總額、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指標,暫按當年度截至本期預繳申報所屬期末的情況進行判斷。


5. 注意事項:


(1)原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企業,在年度中間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按照相關政策標準判斷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應按照截至本期預繳申報所屬期末的累計情況,計算減免稅額。當年度此前期間如因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而多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在以后季度應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中抵減。


(2)企業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享受了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但在匯算清繳時發現不符合相關政策標準的,應當按照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稅款。


(3)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統一實行按季度預繳。按月度預繳企業所得稅的企業,在當年度4月、7月、10月預繳申報時,若按相關政策標準判斷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下一個預繳申報期起調整為按季度預繳申報,一經調整,當年度內不再變更。


(二)化妝品制造或銷售企業廣告宣傳費加計扣除政策


1. 適用對象:化妝品制造或銷售企業。


2. 政策內容:自2021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對化妝品制造或銷售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對簽訂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分攤協議(以下簡稱分攤協議)的關聯企業,其中一方發生的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稅前扣除限額比例內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可以在本企業扣除,也可以將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按照分攤協議歸集至另一方扣除。另一方在計算本企業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限額時,可將按照上述辦法歸集至本企業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不計算在內。


3. 政策依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扣除有關事項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43號)


(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1. 適用對象:會計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征收并能夠準確歸集研發費用的居民企業。負面清單行業的企業除外,即煙草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娛樂業等行業不享受此加計扣除政策。


2. 政策內容: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00%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3. 辦理方式:真實發生、自行判別、申報享受、相關資料留存備查。即由企業依據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支出,自行計算加計扣除金額,并在納稅申報表的相應行次填寫優惠享受的情況,同時留存相關資料備查即可,無需事先備案或審批。


留存備查以下資料:


(1)自主、委托、合作研發項目計劃書和企業有權部門立項的決議文件。

(2)自主、委托研究開發專門機構或項目組的編制情況和研發人員名單。

(3)經科技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的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合同。

(4)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包括外聘人員)和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無形資產的費用分配說明(包括工作使用情況記錄及費用分配計算證據材料)。

(5)“研發支出”輔助賬及匯總表。

(6)集中研發項目研發費決算表、集中研發項目費用分攤明細情況表和實際分享收益比例等資料。

(7)企業如果已取得地市級(含)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鑒定意見,應作為資料留存備查。


4. 辦理途徑:可通過辦稅服務廳(場所)、電子稅務局辦理。


5. 享受時點:企業在10月份預繳申報第3季度(按季預繳)或9月份(按月預繳)的企業所得稅時,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就當年的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對10月份預繳申報期沒有選擇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的,可以在辦理當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也就是轉過年來的1月至5月底之間)統一享受。


6. 申報指南:在企業預繳申報時就享受政策的,納稅人如果采取手工申報,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 類)》(A200000)第 7 行“減:免稅收入、減計收入、加計扣除”下的明細行次填報相關優惠事項名稱和優惠金額。納稅人如通過電子稅務局申報,直接在下拉菜單中選擇相應的優惠事項名稱,并填報優惠金額。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下拉菜單中有較多優惠事項,企業在申報時請到稅務總局官網“納稅服務”欄目查閱《企業所得稅申報事項目錄》,對照選擇正確的優惠事項,以準確享受優惠政策。此外,企業享受優惠時,還需要根據前三季度相關情況填寫《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是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中的一張表單,查詢編號A107012即可找到。填寫時,請先認真閱讀該表單的填報說明,再根據要求填寫相關數據。其中,企業使用《2021版研發支出輔助賬樣式》的,或者自行設計輔助賬樣式的,按照填報說明,可不填寫部分明細行次,填寫更加簡便。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第51行“本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總額”,即為預繳申報享受的優惠金額,請務必準確填寫,并與預繳申報表填寫的數據保持一致。填寫《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2)后,只需將其留存備查,無需報送稅務機關。


image.png


7. 注意事項:


(1)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實際承擔的研發費用分別計算加計扣除。


(2)企業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的產品進行創意設計活動而發生的相關費用,可按照本通知規定進行稅前加計扣除。


(3)無論當年是虧損還是盈利,均可以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在虧損狀態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會進一步增加虧損額。所增加的虧損額,按照稅收規定結轉以后年度進行彌補,這樣就會減少彌補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四)中小微企業購置設備稅前扣除政策


1.適用對象:中小微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符合以下條件的企業:(1)信息傳輸業、建筑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從業人員2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下或資產總額12億元以下;(2)房地產開發經營:營業收入20億元以下或資產總額1億元以下;(3)其他行業: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億元以下。


2. 政策內容:中小微企業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在500萬元以上的,按照單位價值的一定比例自愿選擇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最低折舊年限為3年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的100%可在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最低折舊年限為4年、5年、10年的,單位價值的50%可在當年一次性稅前扣除,其余50%按規定在剩余年度計算折舊進行稅前扣除。


3. 政策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中小微企業設備器具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12號)


4. 注意事項:


(1)設備、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資產。


(2)中小微企業可按季(月)在預繳申報時享受上述政策。


(3)中小微企業可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核算需要自行選擇享受上述政策,當年度未選擇享受的,以后年度不得再變更享受。


六、其他稅費減免政策與操作指南


(一)小型微利企業減征地方“六稅兩費”政策


1. 享受主體: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2. 政策內容: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宏觀調控的需要,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已依法享受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優惠政策的,可疊加享受此項優惠政策。


3. 政策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10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政策有關征管問題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2年第3號)


4. 申報方式: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自行申報享受減免優惠,不需額外提交資料。


(二)環境保護稅減免政策


1. 政策內容: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環境保護稅。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環境保護稅。


2.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十三條


(三)契稅免征政策


1. 政策內容:(1)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公司,依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合并為一個公司,且原投資主體存續的,對合并后公司承受原合并各方土地、房屋權屬,免征契稅。


(2)公司依照法律規定、合同約定分立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與原公司投資主體相同的公司,對分立后公司承受原公司土地、房屋權屬,免征契稅。


(3)同一投資主體內部所屬企業之間土地、房屋權屬的劃轉,包括母公司與其全資子公司之間,同一公司所屬全資子公司之間,同一自然人與其設立的個人獨資企業、一人有限公司之間土地、房屋權屬的劃轉,免征契稅。


2. 政策依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繼續執行企業事業單位改制重組有關契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7號)


本文撰寫白佳瑞亦有貢獻。



注釋

[1]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中國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

[3] 粵辦函〔2020〕330號

[4] 穗府辦〔2023〕5號



作者專著推薦:《消費與零售行業合規指引》


全開明律師結合多年實踐經驗,站在企業視角,直擊企業在經營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的痛點,撰寫《消費與零售行業合規指引》一書。本書通過獨特的分析結構,從市場監管、稅務監管、刑事處罰以及行政救濟等四大角度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合規思路和判斷,有效銜接政府與企業的信息不對稱。本書通過揭示消費和零售行業中的違法違規常見行為,對企業合規經營的困境進行分析,展示潛在的違法違規風險,并結合監管部門發現、稽查、監管路徑,為消費與零售行業合規經營進行指引,為消費與零售企業提供專業的合規指導,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image.png


欢迎光临: 莎车县| 越西县| 中阳县| 平谷区| 城固县| 敦煌市| 金阳县| 宁国市| 安图县| 莱芜市| 乳源| 綦江县| 阿城市| 盐津县| 辰溪县| 寿阳县| 宜章县| 霍州市| 万宁市| 巨鹿县| 儋州市| 柏乡县| 信宜市| 甘孜县| 沧州市| 玛纳斯县| 兴安县| 河西区| 通城县| 达日县| 临沂市| 临武县| 眉山市| 环江| 安丘市| 建水县| 桃园市| 临沭县| 桐梓县| 萨嘎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