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
作者:張丹 夏星悅 2023-08-12一. 制定背景
2023年4月24日,中央網信辦決定即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3個月的“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 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以下稱“專項行動”),工作目標為“深入清理處置涉企業、企業家虛假不實和侵權信息,堅決打擊惡意炒作行為,依法查處侵害企業、企業家合法權益的網站平臺和賬號,為企業聚精會神干事業、心無旁騖謀發展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重點治理包括“假冒仿冒他人企業名稱、注冊商標、品牌等開設網站、注冊賬號、上架APP和小程序等”、“采用“貼標簽”“帶節奏”“放大鏡”等方式惡意散布所謂“民營企業賣國論”“民營企業離場論”“國進民退”等論調,渲染丑化、煽動抵觸國有經濟、民營企業”等十類網絡亂象。
2023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意見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其中第二十七條提出了培育尊重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輿論環境。包括“加強對優秀企業家先進事跡、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宣傳報道,凝聚崇尚創新創業正能量,增強企業家的榮譽感和社會價值感。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輿論環境和時代氛圍,對民營經濟人士合法經營中出現的失誤失敗給予理解、寬容、幫助。建立部門協作機制,依法嚴厲打擊以負面輿情為要挾進行勒索等行為,健全相關舉報機制,降低企業維權成本。
而《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以下稱“《工作規范》”)的宗旨即為“為規范境內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更好維護保障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建立‘優化營商網絡環境’的長效工作機制”。我們認為,《工作規范》是順應國家戰略同時也是響應社會熱點的必要規范性文件之一。
二. “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含義和工作原則
我們認為,“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可以理解為對與企業或企業家相關的網絡侵權信息的舉報;而“網絡侵權”,顧名思義,是在網絡環境下所發生的侵權行為。專項行動發布后,各地網信辦陸續發布了舉報郵箱和舉報電話,同時,國家網信辦也督促微信、微博、抖音等網站平臺快速核查處置涉企投訴舉報。
《工作規范》的適用范圍僅為境內網站平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同時也提出網站平臺應按照“依法依約、分級分類、限時辦結”的原則,“快速準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
三. 網站平臺重點受理處置的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
網站平臺重點受理處置的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見下表)。一般來說,提供了①企業或企業家身份證明文件,②舉報人身份證明文件,③以文字闡述舉報事項、舉報理由,④能定位侵權內容/位置,以及⑤提交證明舉報內容侵權的初步證據材料,網絡平臺就應當予以受理。

四. 網站平臺受理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后可采取的處置措施
根據《工作規范》第十九條的規定,網站平臺應當綜合考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的嚴重程度、發布頻次、輿論影響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因素,按照寬嚴相濟、統一標準的原則,分級分類、規范準確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第十八條、第二十至第二十三條又在《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第十條的原則性規定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網絡平臺在受理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后,可視舉報事由充分性及舉證程度不同而可采取的針對性處置措施,具體如下:

就上表第五項而言,具體可依據《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定》第十七條的規定和平臺規則,采取警示提醒、限期改正、限制賬號功能、暫停使用、關閉賬號、禁止重新注冊等處置措施。
五. 網站平臺的法律義務
針對境內網站平臺受理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的工作,《工作規范》亦規定有網絡平臺在此過程中的相關法律義務,包括:
應當按照依法依約、分級分類、限時辦結的原則,快速準確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第三條)
受理涉股東、高管、子公司、業務合作伙伴等企業利益相關方的網絡侵權信息舉報,研判認為有必要采取相應處置措施的,應當報請省級網信部門審核。對重大事項,報中央網信辦相關司局審核。(《工作規范》第二十五條)
不得濫用舉報處置權利,嚴禁實施有償刪帖、人情刪帖等違法違規行為,嚴禁利用舉報處置權利謀取不正當利益。(《工作規范》第二十六條)
應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嚴格工作流程,規范層級把關,強化內部監督,確保依法依規受理處置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規范》第二十七條)
應當建立工作臺賬,如實記錄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受理處置全過程,留存全量數據不少于六個月,并在網信部門依法查詢時,予以提供。相關賬號處置情況,定期報送中央網信辦相關司局。(《工作規范》第二十八條)
結語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每個組織和公民都有維護良好、清朗的網絡生態文明的義務。而互聯網平臺作為守護這一文明家園的重要衛士,承擔著日常監督管理網絡信息內容、堅持主流價值導向、打擊違法違規信息內容生成與傳播的使命和責任。《工作規范》的出臺,對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提出了更為細節的要求。互聯網平臺可從制度建立、流程優化、分級分類、寬嚴相濟、統一標準等方面著手,建立平臺的涉企網絡侵權信息舉報處理機制,并應相應做好內部人員的培訓工作,以協助主管部門建立“優化營商網絡環境”的長效機制,并履行其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