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三)特殊免稅項目篇
作者:全開明 袁葦 謝美山 2023-03-29為扎實推進“六保”工作,使經濟發展惠民生、鼓勵特殊行業發展、保障特殊群體福利、調節社會收入二次分配,國家出臺一系列免稅政策對個人納稅負擔予以減免。
我國當前對個人所得稅征收采用7 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從 3% 至 45%。對高收入群體個人所得超過96萬的部分頂格以45%的稅率進行扣除。過高的稅率一定程度上抑制對高端人才的引進。為了滿足我國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個稅優惠規定,建立健全以行業價值為導向、以促進社會公平、優化社會技術要素配置為宗旨的稅收優惠政策。目前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國家分別出臺不同的個稅減免政策,扶持區域與行業的發展。典型的如: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1]、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海南自由貿易港以及北京特定區域建設給予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舉例來說:對在粵港澳大灣區、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北京特定區域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3],若其在以上區域繳納的稅款超過應稅收入15%,那么當地政府將通過補貼的方式,對超出部分予以返還。相當于對該部分免征個稅。
有關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主題,截至目前,團隊已在本平臺發表了兩期文章。第一期(2023年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一)全景分析篇)總括性梳理了現有個稅優惠政策的具體規則和執行期限;第二期(2023年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二)免稅收入篇)著重介紹一般免稅收入項目并對具體優惠政策和注意事項作出詳細解讀。本期將在上一期的基礎上,方便讀者更好了解與自身利益休戚相關的稅收政策,從而享受政策帶來的福祉,筆者將以現行的個稅優惠政策為基礎,分別按地區、群體、行業進行分類與匯總,繼續介紹2018年新個稅法修改之后,新增的免稅項目,以及適用個稅免稅優惠的特殊免稅項目。
一、新個稅法實施后新增免稅項目


二、典型地區特殊群體個稅減免政策一覽


三、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


四、特殊行業從業者個稅優惠規則



五、退稅規則
(一)退稅條件 只要納稅人多繳納了稅款,都可以依法辦理退稅。換句話說,只要納稅人預繳稅額大于納稅年度應納稅額,就可以依法申請年度會算退稅。目前規定了七種常見個稅申請退稅事由,具體說明如下:
(二)退稅路徑 年度匯算結束后存在應退稅額,納稅人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稅。申請時需要提交退稅申報表,勾選退稅項目后由相應主管機關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退稅款將直接原路返回納稅人應稅賬戶。
總結
在一般個人所得免稅項目之下,政府為扶持特定行業的發展,鼓勵人才投身相關行業,對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施以個稅納稅優惠。上述行業往往具有很強的專業性與人才的稀缺性,因而區別于一般社會公益性質的個稅免稅項目。而針對特殊群體的個稅免稅,如軍屬、烈士家屬等特殊群體,有十分具有我國特色,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極強的人性化、人民性色彩。以上三篇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文章分析,基本涵蓋了我國現存個稅優惠的法律規定,期望可以給讀者提供相應實操上的參考。
本文撰寫呂行、丘菁璇亦有貢獻。
作者專著推薦:《消費與零售行業合規指引》 全開明律師結合多年實踐經驗,站在企業視角,直擊企業在經營中面臨的“信息不對稱”的痛點,撰寫《消費與零售行業合規指引》一書。本書通過獨特的分析結構,從市場監管、稅務監管、刑事處罰以及行政救濟等四大角度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合規思路和判斷,有效銜接政府與企業的信息不對稱。本書通過揭示消費和零售行業中的違法違規常見行為,對企業合規經營的困境進行分析,展示潛在的違法違規風險,并結合監管部門發現、稽查、監管路徑,為消費與零售行業合規經營進行指引,為消費與零售企業提供專業的合規指導,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注釋 [1] 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31號。 [2] 根據《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 [3] 根據《北京市境外高端人才個人所得稅補貼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京財稅〔2021〕73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