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導致的工期延誤及財產損失責任認定規則及應對策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導致的工期延誤及財產損失責任認定規則及應對策略

作者:王芳 陳玉蓉 孟慶賀 2020-01-30

與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傳播的廣泛性、嚴重性不言而喻,全國大多數省市地區已經先后啟動肺炎疫情一級響應措施。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重的情況下,上海、江蘇、北京、浙江、湖北、重慶、廣東等10省份、直轄市為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各類建筑工地傳播,出臺文件推遲建筑工地開工、復工時間,建設、施工、監理企業不得擅自開、復工。但是,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直至被消滅后,隨之而來需要發包人、承包人共同關注的是,疫情及政府行為必然會對建設工程項目工期產生重大影響。本文擬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項目工期的影響以及施工單位如何應對工期延誤責任及財產損失責任展開論述,以期幫助施工單位提前做好預防,防患于未然。


一、肺炎疫情屬于不可抗力還是情勢變更?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合同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情勢變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情勢變更,致合同之基礎動搖或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原有效力顯失公平,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者解除合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屬于不可抗力還是情勢變更,基于此次疫情與03年非典疫情有較多的相似之處,而且政府對于疫情的響應更為嚴格,筆者通過以“非典”、“不可抗力”或“情勢變更”為關鍵詞,共篩選出22件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剔除不相關案例,最終篩選出19件有效案例,筆者通過對該19件有效案件整理、分析各地法院在審理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過程中對非典疫情法律性質的認定,總結歸納法院的傾向性觀點,以便提供借鑒參考:


微信截圖_20200130144603.png


從以上圖表可知,法院傾向性觀點將非典疫情的法律性質認定為不可抗力;其中4件糾紛案件雖然法院對非典疫情的法律性質未予認定,但是均不同程度地支持了當事人延長工期、增加施工費用等訴訟請求;開封中院審理的一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中,開封中院不予支持當事人關于非典疫情構成不可抗力的主要理由為,非典疫情并不是對所有合同的履行都有影響,如果不影響合同正常履行,非典就不能被視為不可抗力。


同時,參照2003年6月1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防治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間依法做好人民法院相關審判、執行工作的通知》(法[2003]72號)第3條第3項規定,因政府行為導致合同疫情期間當事人無法復工或合同不能履行的,應按照不可抗力的相關規定處理。住建部2017年頒布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也將地震、海嘯、瘟疫、騷亂、戒嚴、暴動、戰爭等在簽訂合同時不可預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自然災害和社會性突發事件認定為不可抗力。


筆者以為,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與非典疫情的法律性質認定,存在可供借鑒之處,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是否屬于不可抗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加以認定:首先,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并不能被當事人所預見,應當屬于不能預見的范疇。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當事人在疫情發生后方才訂立合同的,不能認定為不能預見。其次,從疫情爆發至今,還沒有有效的方法阻止其傳播,醫學界還沒有確定確切有效的治療方法,當事人更無法避免。最后,因疫情爆發導致當事人不能按照合同約定履行是當事人無法克服的。在建設工程項目中,因在建項目大量使用民工,為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傳染,政府采取管控措施限制民工流動、推遲項目開復工時間等,客觀上造成工期延誤,是當事人無法克服的。


綜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種異常的事件應當認定是無法預見、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存在,其性質屬于法律上規定的不可抗力事件,但是在具體應用到個案時,仍需要結合不同地區疫情嚴重程度、政府管制措施、疫情對當事人履行合同的實際影響等綜合判斷,不應一概而論。


二、肺炎疫情導致工期延誤及財產損失的認定規則


(一)肺炎疫情能否構成工期延誤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


根據《民法總則》第180條、《合同法》第94條、第117條、《侵權責任法》第29條的規定,當發生不可抗力事件后,產生的法律后果應當分為三種情形:一是合同不能履行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此時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二是合同部分不能履行的但不足以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變更合同部分不履行;三是合同內容遲延履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變更合同遲延履行。


就建設工程領域而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當認定為不可抗力事件,本次疫情發生后政府先后采取措施限制民工流動、推遲項目開復工時間,施工單位無法按期完成竣工,客觀上導致工程項目工期延誤,但是該工期延誤不可歸責于施工單位,施工單位可以對因不可抗力導致的工期延誤主張免除違約責任。


(二)肺炎疫情導致工期延誤期間財產損失由誰承擔?


建設工程領域,對于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承擔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通用條款中均有明確約定,除非雙方當事人另有約定,一般通用條款一旦選擇適用即對雙方當事人均有拘束力。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為例,根據示范文本第17.3條的規定,因不可抗力導致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費用增加和(或)工期延誤等后果由合同當事人按照下列原則承擔:(1)永久工程、已運至施工現場的材料和工程設備的損壞,以及因工程損壞造成的第三人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由發包人承擔;(2)承包人施工設備的損壞由承包人承擔;(3)發包人和承包人承擔各自人員傷亡和財產的損失;(4)因不可抗力影響承包人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已經引起或將引起工期延誤的,應當順延工期,由此導致承包人停工的費用損失由發包人和承包人合理分擔,停工期間必須支付的工人工資由發包人承擔;(5)因不可抗力引起或將引起工期延誤,發包人要求趕工的,由此增加的趕工費用由發包人承擔;(6)承包人在停工期間按照發包人要求照管、清理和修復工程的費用由發包人承擔。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當認定為不可抗力事件后,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誤期間的損失應按照前述原則在承包人與發包人之間合理分擔,即承包人可以要求因不可抗力導致的停工損失主張部分賠償。


(三)適用不可抗力條款免除工期延誤責任及財產損失承擔的注意事項


首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作為不可抗力的客觀情況,必須發生在合同成立以后。不可抗力的一大特征正是不可預見性,如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后,雙方才簽訂施工合同,此時應當視為雙方在訂立合同時已經對疫情的發生及對合同履行的影響作出了明確的預見和約定,此后任何一方均不應再就疫情原因主張不可抗力,免除自身責任。


其次,疫情爆發后,合同當事人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減少損失的擴大。如施工企業應當在疫情期間合理安排項目人工、機械使用、做好項目現場管理等內容;同時,發包人亦應當積極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減少損失,待符合開工或復工條件時,雙方應按照合同約定繼續履行合同義務。而且,雖然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國爆發,但是其并不足以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能主張解除合同,但是雙方達成一致協議解除或因項目工期特殊需要的情形除外。


最后,如因施工單位原因導致工期延誤,此后因疫情爆發導致的工期延誤責任應當由施工單位承擔。當疫情被認定為不可抗力對項目工期造成重大影響時,施工單位有權主張免除工期延誤責任。然而,如果工期延誤系由于施工單位自身的原因所致,工程未能正常竣工,在工期延誤期間爆發疫情,工程無法正常復工,該工期延誤的過錯應當歸責于施工單位自身,施工單位無權以不可抗力條款繼續主張免除延誤責任。


三、施工單位針對肺炎疫情對工期延誤及財產損失的應對策略


(一)做好項目施工人員安全健康排查工作


在全國緊急啟動響應措施對抗疫情的大環境下,各地建設工程項目相繼推遲開復工時間,各施工單位、項目部應當做好項目施工人員安全健康排查工作,控制好項目現場管理,減少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具體而言:(1)對于施工隊伍中有武漢籍或者途徑武漢的施工人員進行登記,并立即報告屬地社區、衛生防疫部門以及住建部門,并組織相關人員隨時報告上述人員的健康動態;(2)對于現場駐守人員,做好常態化體溫檢測工作,排查工人有無發熱、咳嗽等癥狀,做好跟蹤登記;(3)對于項目主要施工作業區、辦公區、生活區等進行經常性消毒,配發口罩、手套等防護工具,做好項目現場的安全健康防護工作。


(二)積極申請工期順延,并做好證據留存工作


如上所述,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該類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工期延誤,可以作為施工單位申請工期順延的法定事由。但是,根據《合同法》第118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以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應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最高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第6條規定,“當事人約定順延工期應當經發包人或者監理人簽證等方式確認,承包人雖未取得工期順延的確認,但能夠證明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向發包人或者監理人申請過工期順延且順延事由符合合同約定,承包人以此為由主張工期順延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當事人約定承包人未在約定期限內提出工期順延申請視為工期不順延的,按照約定處理,但發包人在約定期限后同意工期順延或者承包人提出合理抗辯的除外。”因此,主張工期順延的舉證責任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施工單位承擔。對此,我們建議,施工單位應當結合當地疫情情況、政府文件等內容,搜集、整理客觀證據材料,證明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施工合同工期產生重大影響,并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步驟向發包人提出工期順延的申請或工期索賠報告,并特別注意每個步驟的時效及行為要求,如:時間節點、資料要求、接收對象等,以確保工期順延申請的合規性、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施工單位提出工期順延申請后,發包人未確認的,承包人應完整保存上述證據,做好后續因工期延誤可能發生的索賠事件準備。


(三)及時與發包人協商談判,合理分擔損失


施工單位一方面應當在疫情爆發后按照合同約定積極向發包人申請工期順延;另一方面,應當與發包人積極確定并分擔由于疫情引發的損失。對此,我們建議,如雙方對損失有特別約定的,應當遵從雙方約定履行,雙方沒有特別約定的,應當按照公平原則,在發包人和承包人之間合理分擔。同時,根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第17.3條的規定,停工期間必須支付的工人工資由發包人承擔,如項目施工人員在遲延復工期間派駐現場工作,由于遲延復工是出于疫情防控需要,該段期間屬于休息日,施工單位可以主張按照休息日加班給予補休或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即雙倍工資。


(四)盡力采取措施消除影響,減少因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損失


根據《合同法》第118條規定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第17.3條的約定,施工單位依據肺炎疫情主張不可抗力主張免責,仍需積極采取措施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除非發包人特別要求,施工單位應當根據項目所在地疫情情況、政府管控措施、工程項目實際需要等合理判斷人工、材料、機械等使用規模,合理控制不可抗力期間的施工成本,并及時通知發包人及監理單位,注意保留采取上述措施的證據材料,否則需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責任。



結語


此次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綜合判斷屬于法定的不可抗力事件,在具體個案運用過程中,如因疫情因素導致工期延誤,可以免除施工單位的工期延誤責任,合理分擔財產損失。在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抗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既要凝聚一心、共克難關,也要理性面對疫情帶來的后續影響,依法、依約做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欢迎光临: 镇康县| 历史| 碌曲县| 洛川县| 大英县| 永城市| 濉溪县| 合水县| 云浮市| 佳木斯市| 白银市| 博罗县| 大英县| 徐水县| 鸡东县| 富顺县| 紫云| 临沭县| 疏勒县| 全椒县| 蓝山县| 芒康县| 江山市| 名山县| 韩城市| 锡林郭勒盟| 承德县| 开封市| 江都市| 平阴县| 饶河县| 广丰县| 宜春市| 宝丰县| 高青县| 柘荣县| 天门市| 怀化市| 兴业县| 喜德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