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同性伴侶的婚戀港灣——臺灣婚姻登記程序解析

同性伴侶的婚戀港灣——臺灣婚姻登記程序解析

作者:梁瑛 吳蒨 2023-05-18

2021年,香港法院在一項女同性戀親權案中裁定,孩子的非生物學意義上的母親獲得與其同性前伴侶共同監護子女的權利。


2021年,中國大陸地區第一例女性同性伴侶(A卵B懷)撫養權爭奪案在廈門塵埃落定——法院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判決孩子由生育哺乳的母親直接撫養,那位DNA生物學上的母親對孩子喪失了直接撫養權。


2022年1月,臺灣高雄法院判決許可一對男性同性戀人共同領養女兒。這可能是亞洲第一個許可同性伴侶雙方皆擁有非血緣子女親權的案件。


2022年3月,筆者在中國娛樂之都長沙,經友人帶領特意赴當地年輕人最愛的“5A景區”HIB HUB酒吧體驗夜生活,不得不說大受震撼。那里除了墻是直的,所有的靈長目生物都洋溢著彎彎的美妙。


這個世界正在用大多數人不太理解的方式謹慎的關愛著少數派。


2019年5月24日,臺灣地區正式實施《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年滿18歲的同性伴侶可成立同性婚姻關系,準用民法規定可繼承財產與收養有血緣的子女。灣灣成為亞洲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地區。根據臺內戶字第1120240466號內政部函,目前除大陸地區等21個被列為境外婚姻需要面談的國家或地區居民外,其他地區或國家的居民皆可不受本國籍法是否同意同性婚姻的限制到臺灣進行同性婚姻登記。


對于性少數群體而言,這無疑是最大的認可與善意。


那么,至此,灣灣是不是就成為了亞洲地區性少數群體的天堂了?當仔細研究臺灣地區同性伴侶登記結婚的相關程序規定,真相會顯得有些“骨感”。


首先,如果同性伴侶雙方均為臺灣居民,登記條件非常寬松(基本等同于異性伴侶登記條件)僅需要同時滿足如下基本要件:


1.雙方均需年滿18周歲;

2.需要有兩位見證人到場簽字,見證登記雙方正式成為受法律保護的伴侶的偉大時刻;

3.全臺灣地區任一戶政部門均可辦理;

4.登記雙方需攜帶臺灣身份證及私章,不需要攜帶戶口名簿(大陸稱為戶口簿)。這一規定導致有很多臺灣年輕人可以在父母完全不清楚的情況下自行辦理登記結婚手續。


其次,如果同性伴侶一方為臺灣地區以外居民或雙方均為臺灣地區以外居民,由于臺灣地區的入境程序限制,導致登記結婚程序變得相對復雜:


情況一:若同性伴侶一方為印尼、菲律賓等21個被列為須面談的境外婚姻的國家或地區居民,需要先在對方國籍所在地辦理婚姻登記后,方能至臺灣地區辦理登記,為此,若上述21個國家或地區居民若其國籍國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的,將無法在臺灣地區進行同性婚姻登記。


除上述21個國家或地區以外的居民,又分為兩種情況:


情況二:若其國籍國法律承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則可自行選擇先辦理臺灣地區程序或對方國家的登記程序。若先辦理臺灣地區的登記手續,需要非臺灣籍方出具國籍國有效護照、取用中文姓名聲明書、“經駐外館處驗證之婚姻狀況證明文件(單身證明)”及其中文譯本。若后辦理臺灣地區登記手續,只需要持有已在他國或地區的結婚證的公證文件(公證文件需要加蓋“符合行為地法”的章),入臺再辦理登記手續即可。這種已有他國或地區結婚證的情況,可以一方赴臺辦理臺灣地區的登記手續,甚至雙方都不需要入境臺灣,只需要通過相應的外事部門函轉手續辦理即可。


情況三:若其國籍國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則外籍方可持本國有效護照、取用中文姓名聲明書、“經駐外館處驗證之婚姻狀況證明文件(單身證明)”及其中文譯本至臺灣任一戶政事務所與臺灣籍伴侶辦理同性婚姻登記。


若同性伴侶雙方皆非臺灣地區居民的,鑒于2023年1月初臺內政部函釋內容僅對臺灣地區居民與外籍人士的同性婚姻適用法進行明確,即僅開放國籍國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的外籍人士可與臺灣地區居民在臺灣辦理同性婚姻登記,并未對雙方皆非臺灣居民的外籍人士明確解釋予以開放。因此,目前通說認為,若同性伴侶雙方皆非臺灣地區居民的,仍須依據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規定,即雙方國籍國法承認同性婚姻的(或者已經在一方國籍國辦理的同性婚姻登記手續的),方能在臺灣辦理同性伴侶婚姻登記。


第三,有些持有大陸身份證的同性伴侶可能持有他國永居資格,或者持有港、澳永居身份,期望通過第三地繞過臺灣地區對大陸居民身份同性伴侶登記的限制,但實踐中依據“香港澳門居民進入臺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規定,已取得港澳永居資格且在大陸地區以外地區連續居住滿四年后,才可使用港澳身份不受限的進出臺灣,否則只能以大陸居民身份入臺,而大陸身份不能在臺灣地區辦理同性登記結婚手續。有些聰明人想到,雖然我以大陸居民身份入臺,但是我持有港澳永居身份,持有港澳的“身份證”,到了灣灣島,我就以港澳身份行動,誰奈我何?可惜的是,臺灣地區以外居民到臺灣地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需要審查的一個“入出境許可證”,即便持有港澳身份,但是這份入出境許可證上登載的確是大陸身份信息,據此只能無可奈何。


這里引申出異性跨海峽婚姻登記的單項限制:大陸居民與臺灣居民登記結婚只能先行在大陸辦理登記結婚手續,其后到海基會辦事處領取驗證后的結婚證公證書,再向臺灣地區“移民署”申請陸配入臺團聚簽注,其后大陸配偶取得入臺許可證后再與臺灣伴侶到臺灣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這個程序只能從先大陸到臺灣,無法反轉成先臺灣再大陸,主要因為臺灣地區的入境限制:大陸居民申請入臺的事由主要分為社會交流、專業交流、商務活動交流、醫療服務交流及專項許可等五項。而社會交流事由又只限于探視、團聚跟奔喪等內容,大陸居民無法以“結婚登記”為由申請入臺。所以必須先在大陸取得了配偶身份,才能以臺灣地區居民在大陸的配偶身份申請團聚簽證,再到臺灣辦理臺灣結婚登記手續。


一個民眾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登記結婚程序,大陸與臺灣,因一道淺淺的海峽,有所相同卻又如此不同,而再略看臺灣民法和當代社會現象,又有更深的思考:


臺灣地區通過民法保留并約束著傳統的訂婚習俗,雖然訂婚不是登記結婚的必經程序,但是訂婚關系著兩個家族的聯姻,關系著法定的最低年齡(17歲),關系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法定代理人同意),關系著一旦悔婚的法律后果;從2023年1月1日起,只要年滿18周歲,臺灣居民無論男性女性都可以自主結婚,并且獨立辦理手機和信用卡、租屋、簽契約、開戶等,而在此之前,男性的最低結婚年齡是18周歲、女性為16周歲,且未達法定結婚年齡之未成年人另附法定代理人同意書可以申請結婚登記,很有民國之前早婚早育的影子;臺灣居民的身份證上,登載著配偶的信息,如果離婚意味著要更換身份證,這不僅是婚姻的解體也意味著和自己的告別;一旦雙方離婚,如果女方沒有過錯,且因判決離婚導致女方生活困難,且男方的收入比女方高,男方應向女方支付贍養費(大陸稱為扶養費);直到2020年5月29日,臺灣地區才廢除了通奸罪……臺灣地區更多的沿襲了舊制,極力穩定家庭親子關系。


與此對應的,臺灣男性的出軌率常年位居亞洲前列(網絡數據),臺灣地區的出生率持續下降,2022年首度跌破千分之六;根據臺灣內政部門統計,2021年25歲到44歲適婚人口中,未婚率已達49.36%;2019年臺灣允許同性戀人登記結婚以來,根據臺灣內政部門統計,截止2022年11月,共計9409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共計1542對同性伴侶登記離婚。根據臺灣地區現行法律規定,同性伴侶只能領養與一方有血緣關系的未成年人,但自2022年1月臺灣高雄法院判決許可一對男性同性戀人共同領養非血緣關系的女兒的判例,再次成為亞洲第一,也再次拓展了同性夫妻在收養子女方面的界限。


臺灣的傳統與現代的割裂也許是日本50年深度殖民統治與國民政府治臺沖突給臺灣本土留下的傷痕。但不可否認的,臺灣地區在同性權益保護方面走得很“現代”,也許在全球少子化、生育率持續下降的當下,這一步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欢迎光临: 黑龙江省| 岫岩| 广灵县| 渝中区| 呼伦贝尔市| 公主岭市| 民丰县| 裕民县| 镇康县| 恩施市| 永春县| 抚宁县| 越西县| 东平县| 大宁县| 潞城市| 商城县| 阳原县| 金阳县| 白城市| 泰安市| 宜君县| 保康县| 巴林左旗| 黄梅县| 工布江达县| 汉阴县| 平湖市| 盐池县| 济阳县| 修文县| 且末县| 霍邱县| 合阳县| 卢龙县| 崇礼县| 马鞍山市| 石林| 洛宁县| 夹江县| 托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