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共同抗“疫”,公益捐贈法律熱點問題答疑50問

共同抗“疫”,公益捐贈法律熱點問題答疑50問

作者:王麗 李孟欣 陳陽陽 2020-02-20

我國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激發了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贈熱情,有人捐錢,有人捐物。有人打前陣,有人在后方。截至2020年2月13日24時,湖北省紅十字會(含省紅十字基金會)共接受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社會捐贈款物共計102766.58萬元。其中,接受捐贈資金92588.94萬元,捐贈物資價值10177.64萬元(數據來源:湖北省紅十字會官網);截至2月15日24時,武漢市紅十字會共接收社會捐贈款117,879.55萬元(數據來源:武漢市紅十字會官網);截至2月14日12時,湖北省慈善總會接收疫情防控捐贈資金合計425992.95萬元(數據來源:湖北省慈善總會官網)。面對洶涌而來的疫情,大家慷慨相助,踴躍捐贈,我們能真切感受到這個國家人民的愛與奉獻。疫情以來,國家和武漢地方發布了系列政策性文件: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揮部1月23日發布的《關于接收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捐贈的公告》(第4號)確定:官方接受捐贈主體為武漢市慈善總會和武漢市紅十字會。


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通告1月26日發布的通告確定:接受社會捐贈的主體為湖北省紅十字會、湖北省慈善總會和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民政部1月26日發布的《關于動員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公告》(民政部公告第476號),確定:“慈善組織為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募集的款物,由湖北省紅十字會、湖北省慈善總會、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武漢市慈善總會、武漢市紅十字會接收,除定向捐贈外,原則上服從湖北省、武漢市等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的統一調配。外地慈善組織、志愿服務組織在疫情應對響應終止之前,不派工作人員、不發動組織志愿者進入湖北省?!?/p>


武漢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武漢發布”發布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消息稱:“對繞開紅十字會直接向有關單位捐贈的防護用品,凡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我們將依法處理?!?/p>


一時間,公眾對于捐贈的方式,包括捐贈什么、向誰捐、誰有權接受捐贈等各種問題產生了困惑和迷茫。甚至有人提出“是否繞開紅十字會,企業、個人、慈善組織直接向醫院捐贈物資的行為都將涉嫌違法?”我們一邊解答各地親朋好友的此類咨詢,一邊梳理慈善組織、募捐、捐贈的法律知識,以問答形式呈現給大家。



紅十字、基金會與慈善組織



1.什么是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全國包括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地方各級紅十字會,上級紅十字會指導下級紅十字會工作。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對外代表中國紅十字會。湖北省紅十字會和武漢市紅十字會屬于地方紅十字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第二條、第十條


2.什么是紅十字會的職責?

紅十字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開展救援、救災的相關工作,建立紅十字應急救援體系。在戰爭、武裝沖突和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中,對傷病人員和其他受害者提供緊急救援和人道救助;

(二)開展應急救護培訓,普及應急救護、防災避險和衛生健康知識,組織志愿者參與現場救護;

(三)參與、推動無償獻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參與開展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工作;

(四)組織開展紅十字志愿服務、紅十字青少年工作;

(五)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

(六)宣傳國際紅十字和紅新月運動的基本原則和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

(七)依照國際紅十字和紅新月運動的基本原則,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八)依照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的有關規定開展工作;

(九)協助人民政府開展與其職責相關的其他人道主義服務活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第十一條


3.什么是基金會?基金會有哪些類型?

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以下簡稱公募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以下簡稱非公募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

依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三條


4.什么是基金會的職責?

基金會依照章程從事公益活動,應當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饡鲁桃话惆ㄗ谥肌I務范圍、從事慈善活動的領域。

依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五條   


5.什么是慈善組織?

慈善組織,是指依法成立、符合《慈善法》規定,以面向社會開展慈善活動為宗旨的非營利性組織。慈善組織可以采取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形式。

依據:《慈善法》第八條   


6.什么是慈善活動?

慈善活動,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財產或者提供服務等方式,自愿開展的下列公益活動:

(一)扶貧、濟困;

(二)扶老、救孤、恤病、助殘、優撫;

(三)救助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

(四)促進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的發展;

(五)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六)符合《慈善法》法規定的其他公益活動。

依據:《慈善法》第三條   


7.什么是非營利性組織?

非營利性不是非盈利性,非營利性組織是指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和寺院、宮觀、清真寺、教堂等。

依據:《民法總則》第八十七條、《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第二條


8.紅十字會、基金會與慈善組織是什么關系?

紅十字會屬于社團法人,社團法人和基金會是并列同位概念的組織形式,如:協會、學會、研究會或聯合會稱謂存在的一般登記為社團法人。慈善組織是組織屬性,不是組織形式。慈善組織可以采取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形式。紅十字會屬于慈善組織。《慈善法》公布前已經設立的基金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認定為慈善組織。公布后設立的基金會,在申請設立時自由選擇申請登記為慈善組織。

依據:《慈善組織認定辦法》第二條、《慈善法》第十條



個人和醫院求助



9.個人能否向社會公開發起求助?

可以。對于個人求助,法律沒有禁止。全國人大法工委闞珂主任認為,個人求助是公民的一項正當權利,是指為本人、為自己的家庭成員或者自己近親屬,向他人或社會個人求助。個人求助是利己行為,不是基于慈善目的,因此,不受《慈善法》調整。

依據:《慈善組織認定辦法》第二十六條


10.個人求助的渠道有哪些?發布虛假信息的責任由誰承擔?

個人求助,可以通過自己的微信、微博等社交賬號發出求助信息,也可以通過個人求助信息平臺,例如輕松籌、為民籌、水滴籌、愛心籌等。信息平臺對個人發布的求助信息應向公眾進行風險防范提示,告知公眾其信息不屬于慈善公開募捐信息,真實性由信息發布個人負責。發布虛假信息責任由個人承擔,構成詐騙等犯罪的,要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我國個人求助的立法亟待完善。

依據:《公開募捐平臺服務管理辦法》第十條


11.慈善組織能否為個人求助進行公開募捐?

可以。《慈善法》未規定受助對象的范圍,法律未禁止慈善組織對特定主體的資助。實踐中,登錄“慈善中國”,可以查詢到民政部門指定的互聯網公開募捐的慈善信息平臺為個人求助發布的公開募捐信息。


12.新冠狀肺炎疫情期間,當醫院缺乏醫療防護物資時,能否向社會公開求助?

可以。醫院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為本醫院的醫療物資需求向社會公開求助,其法律性質等同于個人求助。



慈善募捐



13.什么是慈善募捐?慈善募捐有哪些類型?

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組織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財產的活動。慈善募捐,包括面向社會公眾的公開募捐和面向特定對象的定向募捐。

法律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一條 


14.慈善組織如何開展公開募捐?

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開展公開募捐,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一)在公共場所設置募捐箱;

(二)舉辦面向社會公眾的義演、義賽、義賣、義展、義拍、慈善晚會等;

(三)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發布募捐信息;

(四)其他公開募捐方式。

慈善組織采取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方式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域內進行,確有必要在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管轄區域外進行的,應當報其開展募捐活動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捐贈人的捐贈行為不受地域限制。

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

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應當在開展募捐活動前報慈善組織登記的民政部門備案。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在募捐活動現場或者募捐活動載體的顯著位置,公布募捐組織名稱、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募捐方案、聯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詢方法等。


15.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互聯網公開募捐的慈善信息平臺有哪些?



依據:民政部公告第434號


16.公開募捐方案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公開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時間和地域、活動負責人姓名和辦公地址、接受捐贈方式、銀行賬戶、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財產的處理等。

依據:《慈善法》第二十四條


17.慈善組織如何開展定向募捐?

慈善組織開展定向募捐,應當在發起人、理事會成員和會員等特定對象的范圍內進行,并向募捐對象說明募捐目的、募得款物用途等事項。

依據:《慈善法》第二十八條 


18.非慈善組織能否開展慈善募捐?

不可以。只有按照《慈善法》規定登記成立的慈善組織才有資格開展慈善募捐,其中只有依法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才可以面向公眾開展公開募捐,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不得開展公開募捐,只能開展定向募捐。

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一條、《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第二條


19.非慈善組織能否開展慈善活動?

可以?!洞壬品ā芬幎ù壬苹顒硬⒎莾H指慈善組織開展的公益活動,也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內。

依據:《慈善法》第三條 


20.慈善組織如何取得公開募捐資格?

 不同類型的慈善組織申請公開募捐資格的時間要求有不同規定,有三種情形:(1)《慈善法》公布前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社會團體,登記滿二年,經認定為慈善組織的,可以申請公開募捐資格; (2)除了(1)以外的其他社會團體以及社會服務機構(即民辦非企業單位) ,依法登記或者認定為慈善組織滿二年的社會組織,可以申請公開募捐資格;(3)《慈善法》公布前登記設立的公募基金會,沒有時間要求,憑其標明慈善組織屬性的登記證書向登記的民政部門申領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如:上海宋慶齡基金會。

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二條 《慈善組織認定辦法》第二條、《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第五條


21.慈善組織一定是具有公開募捐資格嗎?

不一定。依法登記滿二年的慈善組織,可以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開募捐資格。

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二條  


22.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能否未經備案就直接在其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互聯網發布公開募捐信息?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能否作例外處理?

不能。 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應當先經備案后在民政部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公開募捐信息,才可以同時在以本慈善組織名義開通的門戶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網絡平臺發布公開募捐信息。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屬公共衛生事件,無法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前辦理募捐方案備案的,應當在公開募捐活動開始后十日內補辦備案手續。

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三條 、《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第十二條、十六條


23.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個人、企業單位能否向社會公眾發起募捐活動?

不可以。只有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诖壬颇康?,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個人、企業單位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二條、《關于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提示》第一條、第二條


24. “校友會”可以發起慈善募捐嗎?

視情況分析。依法在民政部門登記設立為慈善組織的“校友會”,才能以“校友會”名義開展慈善募捐。若“校友會”登記為慈善組織且具有公開募捐資格,才可能開展公開募捐;若“校友會”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則可以依法在發起人、理事會成員和會員等特定對象的范圍內進行定向募捐。不具有公募資格的“校友會”也可與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募捐。

依據:《慈善法》第二十二條、二十六條、二十八條、一百一十條、一百一十一條


25.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能否向本單位員工發起募捐活動?

不可以。從法律條文表述上來看,《慈善法》將定向慈善募捐的主體限定為慈善組織。因此,非慈善組織的企業單位不可以向本單位員工發起募捐活動,可以與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募捐并接受和管理募得款物,用于符合條件的受助對象。企業可以向員工倡議,捐贈應當是自愿和無償的,禁止強行攤派或者變相攤派。

依據:《慈善法》第三十二條、《公益事業捐贈法》第四條



慈善捐贈



26.什么是慈善捐贈?

《慈善法》規定,慈善捐贈,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基于慈善目的,自愿、無償贈與財產的活動。

依據:《慈善法》第三十四條


27.慈善捐贈與民事贈與有何關聯和區別 ?

慈善捐贈屬于民事贈與范疇,民事贈與是指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主要區別:(1)通常情況,慈善捐贈有三個法律主體,即捐贈人、受贈人、受益人。非慈善捐贈的民事贈與只有捐贈人與受贈人兩個主體,受益人就是受贈人;(2)慈善捐贈是基于慈善目的,非慈善捐贈的民事贈與是基于私人利益;(3)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慈善捐贈不可撤銷贈與,非慈善捐贈的民事贈與可以撤銷贈與。

依據:《慈善法》第三十四條、《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百八十六條


28.誰能捐?捐什么?怎么捐?

任何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都有權捐贈。捐贈的財產應當是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捐贈財產包括貨幣、實物、房屋、有價證券、股權、知識產權等有形和無形財產。捐贈人可以通過慈善組織捐贈,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贈。

依據:《慈善法》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


29.定向募捐與定向捐贈有什么區別?

依據《慈善法》,定向募捐是慈善組織募捐方式之一,是指慈善組織在發起人、理事會成員和會員等特定對象的范圍內進行的募捐。定向捐贈是針對捐贈財產的用途和受益人而言,是指捐贈人與慈善組織就捐贈財產的用途和受益人有特別約定的捐贈。

《慈善法》第二十八條、第四十條


30.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捐贈人能否將醫療物資定向捐贈到某家醫院?

可以。捐贈人可以選擇:(1)直接將醫療物資捐贈到醫院;(2)將醫療物資捐贈到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同時指定將醫療物資定向用于某家醫院(受益人)。但是,捐贈人不得指定捐贈人的利害關系人作為受益人。

依據:《慈善法》第三十五條


31.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直接捐贈給醫院與通過慈善組織捐贈定向捐贈到醫院,有何影響?

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不包括現金),同樣可獲得稅收優惠。捐贈人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開具的捐贈接收函辦理稅前扣除事宜。但是,選擇一家值得信賴的慈善組織進行定向捐贈,能從醫院的確定、物資采購、運輸、交接、驗貨等諸多環節提供資源幫助,以保障物資不輕易被攔截征用。

依據: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


32.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捐贈人擬向慈善組織定向捐贈,是捐款還是捐贈醫療物資?

兩種方式均可。如果捐款,可在捐贈協議中明確約定捐款將用于購買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資,并明確約定某家醫院作為受益人,由慈善組織負責采購物資并交給指定的醫院。如果捐贈醫療物資,可在捐贈協議中直接約定某家醫院作為受益人,由捐贈人負責采購物資,再由慈善組織交給指定的醫院。慈善組織開具《公益性單位接受捐贈統一收據》載明的金額是采購價,捐贈方需提供其自產或者外購商品的有關計價憑據。


33.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捐贈人能否“繞開”紅十字會捐贈?

可以?!洞壬品ā芬幎ň栀浫丝梢酝ㄟ^慈善組織捐贈,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贈。紅十字會以外的任何慈善組織都可以在其《章程》載明的業務范圍內接受公眾捐贈。

依據:《慈善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第九條


34.捐贈方向慈善組織捐贈后,如何監督捐贈財產的使用情況?

捐贈人有權查詢、復制其捐贈財產管理使用的有關資料,慈善組織應當及時主動向捐贈人反饋有關情況。慈善組織違反捐贈協議約定的用途,濫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捐贈人可以向民政部門投訴、舉報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依據:《慈善法》第四十二條、


35.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捐贈方擬采購口罩、防護服等醫用防護物資捐給慈善組織并定向用于醫院,基于付款銀行的要求需先簽署捐贈協議,捐贈方擔心由于醫用物資市場緊缺而無法完成采購導致違約,實踐中如何操作?

可在捐贈協議中約定此種情形下的捐贈方免責條款和解除協議的條件。


36.捐贈人如何查詢慈善組織的公開募捐方案的備案情況?

登錄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主辦的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慈善中國”網,可以查詢到慈善組織是否具備公開募捐資格、公開募捐方案及慈善組織的相關信息。


37.捐贈人可以通過慈善組織將財產指定捐贈給捐贈人的利害關系人嗎?(網傳北京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向武漢仁愛醫院捐贈口罩事件)

不可以?!洞壬品ā芬幎ň栀浫伺c慈善組織約定捐贈財產的用途和受益人時,不得指定捐贈人的利害關系人作為受益人。利害關系人的范圍根據捐贈人和受益人的具體關系而定,比如個人捐贈人的近親屬,企業捐贈人的職工、企業捐贈人的關聯單位,都屬于利害關系人的范疇。法律禁止的原因主要是:若受益人是利害關系人,則違反了《慈善法》慈善捐贈中的“基于慈善目的”的要求,非公益慈善,而是私益之目的。并且,給本無權享受慈善稅收優惠的捐贈人享受了稅收優惠,會導致國家稅收的流失。

依據:《慈善法》第四十條


38.緊急情況下,慈善組織是否可以將收到的捐贈財產自行分配?(網傳網友指定捐贈用途的口罩由于被紅十字會統一調配,最終未全部到指定受贈人手中)

不可以?!洞壬品ā芬幎ù壬平M織的財產應當全部用于慈善目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慈善組織的《章程》規定 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占慈善財產。如果慈善組織希望變更用途,可通過以下方式:(1)如果屬于非定向捐贈,慈善組織確需變更募捐方案規定的捐贈財產用途的,應當報民政部門備案;(2)如果屬于定向捐贈,確需變更捐贈協議約定的捐贈財產用途的,應當征得捐贈人同意。

依據:《慈善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五條


39.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武漢市慈善總會能否將27億捐款上繳財政?

不能。對于定向捐贈的捐款,未經捐贈人同意的,不得挪作他用。非定向捐贈的捐款,政府可以統籌安排,但也應當全部用于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

依據:《自然災害救助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三十三條


40.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大理市衛生健康局能否半路攔截征用物流公司路過的9件口罩?

不能。大理市政府只能調用本行政區域內的儲備物資。一旦涉及全國范圍或者跨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調用,應該由國務院調配。處于運輸過程中的9件口罩屬于跨行政區域物品,不屬于大理市區域內的儲備物資。此外,征用9件口罩的《緊急處置征用通知書》的落款是大理市衛生健康局,加蓋的是大理市衛生健康局的印章。大理市衛生健康局不是地方人民政府,無權調用物資。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條



稅收優惠



41.企業如何捐贈才能享受國家稅收優惠?

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才能按照法律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中扣除,依法獲得稅收優惠。

其中的公益性社會組織應獲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并獲得省級以上(含省級)財政部門印制并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制的“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獲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名單,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民政部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稅務和民政部門每年分別聯合公布。比如上海:登錄上海市稅務局官方網站可查詢到“關于上海市2019年度公益性社會組織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名單”。登錄“慈善中國”,輸入慈善組織的名稱,也可查詢該慈善組織是否獲得了“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

依據:《慈善法》第八十條 、《公益事業捐贈法》的第二十四條與二十五條、《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


42.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國家對捐贈方的稅收優惠有何特殊規定?

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受贈方不再局限于具備“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擴展到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贈用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不包括現金),也可獲得稅收優惠。捐贈人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開具的捐贈接收函辦理稅前扣除事宜。

依據: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


43.企業捐贈,如何優惠計稅?

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用于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年度利潤總額,是指企業依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計算的年度會計利潤。

舉例:甲企業 2019年的年度利潤總額為 100 萬元,甲企業向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捐贈10萬元 (在年度利潤總額 12%以內),則甲企業計算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時, 可以扣除該 10 萬元;如果甲企業向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捐贈 15萬元 (超過年度利潤總額 12%),則甲企業當年可以扣除 12 萬元,剩下的3萬元在之后的三年內按照以上規定進行扣除。

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財稅〔2018〕15號《關于公益性捐贈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結轉扣除有關政策的通知》


44.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年度利潤總額 12% 以內”的稅收優惠有何特殊規定?

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和個人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捐款或者捐物的,或者直接向承擔疫情防治任務的醫院捐物的,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取消了“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限定。

舉例:甲企業 2020年的年度利潤總額為 100 萬元,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甲企業向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捐贈 15萬元 (超過年度利潤總額 12%),甲企業當年就可以扣除15萬元,無需結轉以后三年內扣除。

依據: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關于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


45.企業捐贈=避稅?

不等于。舉例:(1)甲企業 2019年的稅后利潤為50萬元(年度利潤總額為 100 萬元),如果甲不作捐贈,應納企業所得稅=50萬元X25%=12.5萬元,甲盈余=50萬元-12.5萬元=37.5萬元;(2)如果甲企業向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捐贈10萬元(沒有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應納企業所得稅=50萬元-10萬元(捐款)=40萬元 X25%(企業所得稅率)=10萬元,甲盈余=50萬元-10萬元(捐款)-10萬元(所得稅)=30萬元。由此可見,對比37.5萬元與30萬元,甲在捐款10萬元后盈余“損失了”7.5萬元。

假定捐款在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則還要分為三年內扣除。比如:甲企業 2019年的稅后利潤為50萬元(年度利潤總額為 70 萬元),如果甲不作捐贈,應納企業所得稅=50萬元X25%=12.5萬元,甲盈余=50萬元-12.5萬元=37.5萬元;(2)如果甲企業向具有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資格的慈善組織捐贈10萬元(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應納企業所得稅=50萬元-(70萬元X12%)=41.6萬元 X25%(企業所得稅率)=10.4萬元,甲盈余=50萬元-10萬元(捐款)-10.4萬元(企業所得稅)=29.6萬元。超出年度利潤總額12%的捐款=10萬元-(70萬元X12%)=1.6萬元,則轉結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對比37.5萬元29.6萬元,與由此可見,甲在捐款10萬元后盈余“損失了”7.9萬元。

依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財稅〔2018〕15號《關于公益性捐贈支出企業所得稅稅前結轉扣除有關政策的通知》



監督管理



46.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對假借慈善名義騙取財產的行為如何處理?

在疫情防控期間,假借研制、生產或者銷售用于疫情防控的物品的名義騙取公私財物,或者捏造事實騙取公眾捐贈款物,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以詐騙罪定罪處罰。

在疫情防控期間,違反國家規定,假借疫情防控的名義,利用廣告對所推銷的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致使多人上當受騙,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的規定,以虛假廣告罪定罪處罰。

在疫情防控期間,聚眾哄搶公私財物特別是疫情防控和保障物資,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者,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條的規定,以聚眾哄搶罪定罪處罰。不構成犯罪的,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由有關部門予以其他行政處罰。

依據:法發〔2020〕7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的通知


47.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拒不執行政府部門依法發布的防控措施,在公共場所不佩戴口罩,拒絕配合體溫檢測、健康登記、隔離措施的行為,有何法律后果?

疫情期間,在公共場所不佩戴口罩,不聽勸阻、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拒不配合衛生防疫、醫療衛生機構及街道、社區、村(居)委等組織、人員采取的體溫檢測、傳染病調查、樣本采集檢測、環境衛生整治和病菌消殺等防控措施,不聽勸阻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從重處罰;暴力抗法的,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明知已感染或者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員,故意出入公共場所,或者隱瞞情況與他人接觸,危害公共安全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其他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的規定,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2020年2月8日,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的《關于嚴格執行公共場所體溫檢測和自覺佩戴口罩的通告》、2020年2月5日,廣東省公安廳發布的《關于依法嚴厲打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違法犯罪的通告》


48.違法開展募捐活動應當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

《慈善法》規定,對于如下四種違法募捐行為,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 責令停止募捐活動;對違法募集的財產,責令退還捐贈人;難以退還的,由民政部門予以收繳, 轉給其他慈善組織用于慈善目的;對有關組織或者個人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一)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 (二)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欺騙、誘導募捐對象實施捐贈的;(三)向單位或者個人攤派或者變相攤派的;(四)妨礙公共秩序、企業生產經營或者居民生活的。

同樣,依據上述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廣播、電視、報刊以及網絡服務提供者、電信運 營商未履行《慈善法》規定的驗證義務(包括查驗慈善組織登記證書、公開募捐資格證書等) 的,由其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通報批評。

依據:《慈善法》第一百零一條


49.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受贈單位在接到捐贈的醫療物資后未能及時發放物資,甚至挪用捐贈物資的,應否承擔法律責任?

受贈單位應當及時發放醫療物資用于新型冠狀肺炎救助活動,不得延誤。同時,還應當公開接受捐贈的情況和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受贈單位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致使捐贈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的,由所在單位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工作人員,受委托管理國有財產的人員,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便利,侵吞、截留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用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款物,或者挪用上述款物歸個人使用,符合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二百七十二條規定的,以貪污罪、職務侵占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資金罪定罪處罰。

挪用用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救災、優撫、救濟等款物,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條規定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定罪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第十七條、第三十一條、法發〔2020〕7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發《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的通知


50.如何看待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村干部闖入民宅打砸問題?

村干部無權私闖名宅,亦無權打砸任何人和物。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故意毀壞公私財物,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九條;《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二百七十五條


欢迎光临: 溧水县| 浦县| 聊城市| 会理县| 高台县| 衡水市| 东辽县| 霍邱县| 漠河县| 长春市| 和林格尔县| 济南市| 秭归县| 石台县| 繁峙县| 西吉县| 中卫市| 定陶县| 通许县| 凉山| 岚皋县| 丹棱县| 合阳县| 内江市| 宁陵县| 济南市| 扎兰屯市| 曲周县| 吉水县| 泰兴市| 山西省| 昭通市| 怀化市| 镇赉县| 基隆市| 公安县| 西贡区| 新宁县| 塔城市| 团风县| 盐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