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法律援助“惠民生”—《法律援助法》解讀

法律援助“惠民生”—《法律援助法》解讀

作者:鄒夢涵 郭霏逸 2022-01-06

一、什么是法律援助


根據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以下簡稱“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是由國家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服務人員和社會法律援助志愿者,為符合法定條件的當事人無償免費提供法律服務,以保障人民群眾基基本權利的法律制度。法律援助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結合當事人的申請,采取多種形式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刑事辯護與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國家賠償案件的訴訟代理及非訴訟代理;值班律師法律幫助;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代理[1]等。


二、實施法律援助的“主力軍”


在實施法律援助的“主力軍”方面,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執業律師之外,法律援助法的進一步拓寬了法律援助的渠道與方式,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法律援助的事業中來。在新法下,原則上由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可以實施法律援助的主體不僅包括了執業律師、還增加了法律職業資格的工作人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如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組織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和法學專業學生作為符合條件的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人員[2]。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等群團組織開展法律援助工作,也參照適用本法的相關規定[3]。


三、法律援助的對象


依據法律援助法的規定,目前可以申請法律援助的主體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經濟的困難群眾:在面臨如請求國家賠償、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社會救助、發給撫恤金;請求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等民事確認或者民事糾紛時可依法申請法律援助。以外,新法增加了如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請求工傷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藥品安全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賠償以及請求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損害賠償等針對經濟困難的群眾可以依法申請法律援助的其他情形[4],以提高法律援助的普及度與覆蓋率。具體經濟困難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狀況和法律援助事業的需要規定。目前上海市申請法律援助的收入標準統一調整為:城鄉居民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480元,家庭財產等其他標準仍按現行有關規定執行[5]。


第二類是針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6]。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未成年人、視力/聽力/言語殘疾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申請法律援助的死刑復核案件被告人,缺席審判案件的被告人,強制醫療案件的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且僅能指派律師擔任辯護人[7],新法的該項規定,旨在努力實現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公益普惠的全覆蓋。


第三類是其他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的特定情形:包括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再審改判無罪請求國家賠償、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張相關權益等規定的情形。新法的該項規定,體現了法律對于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保障了特殊人群能夠更便利更及時的獲得法律援助。


四、申請法律援助的途徑與渠道


有需要的申請人,可以通過服務窗口、電話、網絡等多種方式到住所地或者案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進行申請并且進行法律咨詢;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在辦理案件或者相關事務中,也將按規定及時告知有關當事人有權依法申請法律援助。


原則上因經濟困難申請法律援助的,申請人應當如實說明經濟困難狀況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或者由申請人進行個人誠信承諾[8],但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社會救助、司法救助或者優撫對象、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進城務工人員則[9]特殊情況特別對待,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需要法律援助的,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提出申請。


五、重點解讀

2021年08月20日《法律援助法》的修訂與出臺至今年實施,期間已有近半年時間。


各地通過建立法律服務資源依法跨區域流動機制,鼓勵法律服務工作者在法律服務資源相對短缺地區提供法律援助,體現了《法律援助法》修訂后對法律援助“惠民生”、工作服務于困難群眾的著重關注。


此外,新法通過明確法律機構的權限職責,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有計劃地對法律援助人員進行培訓,明確受援人可以向司法行政部門投訴,并可以請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對怠于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或者擅自終止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由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處罰等措施[10]。此舉將確保扎實推進與完善法律援助機構的運行機制,讓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獲得更有質量的法律援助服務。


六、結語

法律援助是一項扶貧助弱、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的公益事業,我國法律援助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法律實施和公平正義的重要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有力保證。


在全面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之際,本次《法律援助法》的修訂與出臺,進一步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法律援助工作重要指示,加強對困難群眾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援助指導思想。新法為律師人員參與公益法律服務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據,這對于更好地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律師工作服務于困難群眾,保障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注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二條

[2]《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十七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六十八條

[4]《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條

[5]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法律援助對象經濟困難標準和擴大法律援助事項范圍的通知》(滬府發〔2016〕50號)市民政局《關于調整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及相關社會救助標準的通知》(滬民規〔2020〕12號)

[6]《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二十四條

[7]《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二十五條

[8]《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一條

[9]《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四十二條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第五章 保障和監督


欢迎光临: 鄱阳县| 金塔县| 图片| 务川| 蒲江县| 启东市| 肇源县| 兴隆县| 红原县| 罗山县| 万全县| 德兴市| 海原县| 绍兴县| 肃南| 麻城市| 科技| 雅安市| 河北省| 铜梁县| 宝丰县| 伽师县| 西华县| 札达县| 灵璧县| 扶绥县| 霍林郭勒市| 依安县| 闽清县| 遂溪县| 和静县| 凤城市| 龙川县| 独山县| 交口县| 吉首市| 昌黎县| 沂水县| 贵阳市| 温泉县| 泰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