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新冠疫情下,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轉在線教育的機遇及合規要點初探

新冠疫情下,線下教育培訓機構轉在線教育的機遇及合規要點初探

作者:何周 徐進 2020-02-20

受新冠疫情影響,1月23日上海市要求本市培訓機構、托育機構即日起至2月29日暫緩開展線下服務(若有延長將另行通知)。緊接著,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并要求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和參加集中性活動”。雖然沒有明確要求線下培訓機構停止培訓,但文件中隱含著這種政策信號。


此后幾天,全國各省市陸續發文要求線下培訓機構停止培訓活動,開展線下培訓活動不能早于學校開學時間。絕大多數線下培訓機構停止了培訓活動,但也有個別機構“頂風作案”。根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通報,2月6日北京一教培機構因在疫情防控期間擅自開課,涉嫌從事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嚴重違法行為,營業執照被吊銷。據《遼沈晚報報道》,2月12日,鞍山市教育部門公布了鞍山首例“疫情期間違規補課”的培訓機構——鞍山市一鳴藝術培訓學校,給予吊銷《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的處罰。


2月14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發布緊急預警,要求疫情期間,嚴禁開展任何形式的線下培訓,不得舉辦任何形式的聚集性培訓活動。對頂風作案者,將給予最嚴厲的懲處。措辭十分嚴厲,足見問題嚴重性和主管部門的治理決心。


線下培訓活動停止,培訓機構紛紛轉型在線教育。無論是主動轉型還是被動轉型,線下培訓機構都必須面對并妥善應對。實際上,疫情也為在線教育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本文擬對在線教育的發展機遇、線下機構在新冠疫情期間網上授課可能面臨的合規性問題,以及在線教育合規要點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對廣大教育培訓機構合規經營有所裨益。



一、 在線教育概念、市場規模與發展前景



1、 概念


在線教育是指利用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的新型教育形態,是建立在現代電子信息通信技術基礎上的教育,它以學習者為主體,學生和教師、學生和教育機構之間主要運用多種媒體和多種交互手段進行系統教學和通信聯系。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在線教育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普及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育形態。在線教育是互聯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改變了教育的方式,但無法改變教育的本質。因此,在線教育的核心依然是教育。


2、 市場規模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報告,截至2019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32億,較2018年底增長3122萬,占網民整體的27.2%;手機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99億,較2018年底增長530萬,占手機網民的23.6%。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在線教育的用戶以移動終端用戶為主體。如何開發和爭奪移動互聯網中的用戶也成為各大在線教育機構關注的焦點。


用戶規模是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的基礎。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達3133.6億元,同比增長24.5%,預計未來3年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18-21%。


在線教育市場規??焖僭鲩L的背后是在線教育機構融資熱。截至2019年12月,中國在線教育融資達170余起,雖然與2018年相比融資數量減少,但資金規模卻大幅提升且有向頭部機構集中的趨勢。DaDa、VIPKID、小盒科技、高思教育等頭部機構的融資額都超過1億美元。


3、 發展前景


與傳統教育相比,在線教育具有新空間、新時間、新方式、新互動、新思維等特點。在線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所有人都能有機會接觸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學習變得更加自主化、個性化,互動方式也變得多樣化。


資本市場是在線教育發展的晴雨表。2019年以來共有16家教育機構登陸資本市場,除中公教育以借殼亞夏汽車的方式A股上市外,其他15家教育機構均選擇在港股和美股上市。其中,網易有道、跟誰學、新東方在線是純在線教育,加上此前上市的51Talk、流利說和尚德機構,中國已經有六家純在線教育機構上市,而其他上市的教育機構絕大多數都涉及在線教育業務。

image.png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在政策、資本、技術等因素的共同驅動下,在線教育的發展前景持續向好。


2月12日,教育部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中小學在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利用網絡資源開展網上教育。這無疑是對在線教育發展的重大利好。在線教育頭部機構紛紛宣布免費開放教育資源。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應對疫情的會議上在講到“關于經濟平穩運行”時專門提及“著力穩定居民消費”,其中“要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積極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帶動5G手機等終端消費,推動增加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絡教育、網絡娛樂等方面消費”。我們有理由相信,黨中央和國家對在線教育的重視,必將是在線教育發展的歷史機遇。



二、 疫情期間,線下機構轉線上的合規問題



受新冠疫情影響,主管部門要求全國大中小學推遲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且要求民辦教育機構暫緩開展線下培訓服務。線下培訓機構只能選擇暫停營業或轉型線上教育,開展網上授課。線下機構轉線上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合規性問題,為使討論更加聚焦,本文重點分析K12校外培訓機構轉型線上的合規性問題。


1、 是否需要取得在線教育相關資質?


疫情期間,K12校外線下機構展開網上授課是否需要取得在線教育相關資質,需要區分是利用自有平臺還是第三方平臺。


(1) 利用自有平臺網上授課

疫情期間,K12校外線下機構利用自有平臺網上授課,屬于開展校外線上培訓,機構應當取得在線教育的相關資質,如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備案等,并按照《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校外線上培訓意見》”)的要求備案后方可實施培訓。


在這種情況下,K12校外線下機構需要確保自有平臺本身具有在線教育的相關資質。


(2) 利用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

疫情期間,K12校外線下機構利用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不屬于開展校外線上培訓,無須取得在線教育的相關資質,但應當具備校外線下培訓的相關資質,如辦學許可證、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在這種情況下,K12校外線下機構暫時地利用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屬于授課方式的變化,并非開展嚴格意義上的線上培訓。但是,線下機構應當選擇具有互聯網信息服務資質的第三方平臺,并遵守平臺的相關服務協議。


2、 是否能以線上產品名義招生并收費?


疫情期間,K12校外線下機構展開網上授課是否能以線上產品名義招生并收費,同樣需要區分是利用自有平臺還是第三方平臺。


(1) 利用自有平臺網上授課

如上所述,疫情期間,具備在線教育資質的K12校外線下機構利用自有平臺網上授課,屬于依法開展校外線上培訓,可以以線上產品的名義招生并收費。如果不具備在線教育資質,機構不能開展校外線上培訓,自然也不能以線上產品的名義招生并收費。


(2) 利用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

如上所述,疫情期間,K12校外線下機構利用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不屬于規范意義上的開展校外線上培訓,只是授課方式的變化。因為機構不具備在線教育資質,不能以線上產品的名義招生并收費,只能針對線下自有學員進行網上授課。


3、 是否需要符合《校外線上培訓意見》中關于日常監管重點的規定?


《校外線上培訓意見》對校外線上培訓的日常監管重點作出了細化規定,涉及內容健康、時常適宜、師資合格、信息安全、經營規范等五點。無論是利用自有平臺還是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都應遵守上述規定。



無論是利用自有平臺還是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K12校外線下機構針對原有學員進行培訓,除了需要遵守《校外線上培訓意見》關于日常監管的規定,還需要遵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關于培訓安排、收費管理、師資條件等方面的要求。


具備在線教育資質的K12校外線下機構利用自有平臺網上授課,如學員不屬于線下原有學員,屬于以線上產品名義招生并收費,需要嚴格遵守《校外線上培訓意見》的規定。


不具備在線教育資質的K12校外線下機構利用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除自身應履行相應義務外,還應當選擇具有資質的平臺,并與平臺簽署協議,督促平臺履行屬于平臺的義務,如培訓內容、培訓數據信息和用戶行為日志留存1年以上,平臺網絡安全等級備案等。


4、 如何保障學生個人信息安全?


對于具備在線教育資質的K12校外線下機構,利用自有平臺網上授課的,對于學生個人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與平時沒有差別。


首先,收集學生個人信息應當在被收集者同意的前提下,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其次,應堅持最小原則,不得收集與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再次,不得未經學生同意且采取匿名化處理的前提下,向他人提供學生的個人信息。最后,應當允許學生更正、刪除個人信息及注銷賬號,不得設置不必要或不合理的條件。


對于不具備在線教育資質,利用第三方平臺網上授課的K12校外線下機構,應選擇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平臺,且審查該平臺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協議,確保平臺采取必要的保護學生個人信息安全。除此之外,由于校外培訓的學生多是未成年人,機構在收集和使用學生個人信息時,還應當取得其監護人的授權。



三、 在線教育監管、合規要點



在線教育是互聯網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在線教育的合規問題是互聯網合規與教育合規的交叉領域,既具有互聯網合規和教育合規的共性,也具有在線教育合規的獨特之處。


概言之,在線教育合規主要包括互聯網經營許可合規、電子商務合規和教育合規三方面。


1、 互聯網經營許可合規

互聯網經營許可合規是網絡合規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到在線教育,涉及網站域名合規(如ICP備案)、教育網站與網校合規、增值電信業務合規(如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外商投資增值電信業務的限制)、互聯網文化活動合規(如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網絡傳播視聽節目合規(如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網絡出版服務與出版物經營的監管(如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等具體要點。


2、 電子商務合規

在線教育機構在互聯網上從事教育活動,屬于《電子商務法》規范意義上的電子商務。因此,在線教育需要遵守電子商務合規的要求。大致包括在線教育產品和服務合規、經營主體合規、電子合同與電子簽名合規、網絡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合規(尤其是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的特殊規定),廣告合規(尤其是教育、培訓廣告的特殊規定)等。


3、 教育合規

在線教育不僅要遵守國家對于教育的一般性法律規范,還要遵守國家對在線教育的特殊規范要求。如《校外線上培訓意見》中關于校外線上培訓的規定,《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中關于教育類APP的規定等。



四、 結語



在線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發揮互聯網等技術優勢促進教育事業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長期以來,在線教育處于“野蠻生長”階段,國家層面的監管措施不明確或者不完善。


2019年可謂是在線教育加速合規的一年,一系列規范在線教育的文件和措施正是一個監管升級的信號,在線教育強監管時代已經來臨。正在修訂之中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也首次在行政法規層面對在線教育做出了規定,在線教育監管納入教育主管部門視野,在線教育行業監管的制度和體系已經逐步建立。


在線教育從業者應意識到,在線教育的本質依然是教育,教育屬于強監管的領域。無論是現有的在線教育從業者還是從線下轉線上的民辦教育機構相關從業者均應早做謀劃,不抱有僥幸心理,在專業人士的幫助下合法合規經營。


時代的一?;?,落在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惟有“逢河架橋,逢山開道”的勇氣,惟有變危為機,才有可能“絕處逢生”; 愿所有教育從業者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熬過這“黎明”前的黑暗,明天一定會陽光燦爛!


欢迎光临: 鱼台县| 岢岚县| 永仁县| 冀州市| 吉林省| 曲沃县| 黔东| 祁连县| 乡城县| 江永县| 五原县| 兰州市| 中方县| 镇坪县| 桐城市| 凤山市| 即墨市| 高阳县| 嘉禾县| 张家界市| 社会| 潞西市| 虹口区| 扎囊县| 黑山县| 广丰县| 石景山区| 留坝县| 依安县| 永胜县| 丰城市| 福贡县| 尼勒克县| 登封市| 新郑市| 大足县| 庄河市| 鄂州市| 久治县| 巴林左旗| 宁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