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談企業合規管理——出口管制對企業合規建設的啟示(3)
2019-11-01引言:
合規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建立合規管理體系,一方面能夠助力企業“走出去”,適應全球化發展態勢,實現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企業進行合規管理,也符合近年來國際組織、各國政府的監管要求,能夠有效防范和降低合規風險,從而實現穩定、長遠、可持續發展。當前形勢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轉向出口管制與企業合規建設,相應的,企業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要不要合規,而是如何合規的問題了。
之前圍繞該主題,我們用兩期文章談了:
本期我們繼續談一談:
--企業合規管理的發展脈絡和趨勢是什么?
--當前趨勢下企業合規管理的難點是什么?
--當前趨勢下企業的應對辦法是什么?
一、企業合規管理的發展脈絡和趨勢是什么? 發展脈絡:誠信合規VS全面合規 √ 誠信合規管理 歐美國家多采用誠信合規管理。以反腐敗、反欺詐、反共謀為重點內容,往往以《合規手冊》作為誠信合規管理的載體,規定具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 √ 全面合規管理 中國企業合規管理起步較晚,從金融企業合規管理開始,到國家標準ISO19600《合規管理體系—指南》、《中央企業合規管理指引(試行)》、《企業境外經營合規管理指引》等,都是全面合規管理。 發展趨勢:誠信合規+全面合規 這一趨勢在2016年國資委進行的五家中央企業合規管理試點中可見一斑。試點中,國家在合規管理方面兼收并蓄,一方面要求建立全面合規管理體系,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誠信合規手冊》,與誠信合規管理相接軌。 二、當前趨勢下企業合規管理的難點是什么? (一)傳統合規體系存在的問題 我們在幫助企業構建合規體系的過程中發現,雖然有些企業已有一定的合規管理基礎,也開展了一些合規管理工作,但多是零散作業,距離系統性、體系化仍有較大差距,已有的合規成果也沒有通過《合規管理手冊》等固定下來,合規管理的整體合力沒有形成,合規對公司經營發展的價值沒有最大化。現將幫助企業建立合規體系中常見的問題列舉如下: ? 企業沒有設立合規部門或崗位,合規部門與其他部門間職責界定不清 企業沒有設立合規部門或崗位,合規工作散落在不同業務條線上。比如,法務部門往往關注法律文件審核、訴訟/仲裁等法律問題,而其他合規工作,反腐敗、反賄賂則由紀檢監察部門負責,海關報關報檢、關稅問題常由關務部門或者稅務部門負責等。而在部門職責上,即便有的企業將合規工作放在法務部門,但由于沒有對部門間職責進行清晰界定,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現職責交叉重疊,或者職責真空,不利于整體效能的發揮。 ? 合規制度分散在各業務條線,沒有形成合規制度體系 與合規部門或人員設置不到位相應的,大多數企業也沒有建立統一的合規體系,合規制度散見于企業規章制度、作業流程中,合規規定的分散,一方面不利于員工掌握和操作,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現規定不統一、相互矛盾或者規定真空,從而隱藏著較大的不規范風險。 ? 合規機制不完善,合規要求沒有嵌入業務流程 將合規審查嵌入業務流程,將合規要求融入業務內容,將合規管理與經營活動有機融合,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企業因為合規機制不完善而常常面臨著:當業務運營遇到困惑,沒有可以遵照的程序,以便分析和評判是否存在合規風險;當發現可能存在合規風險,不知采取何種措施有效防范;當發現問題,不知如何及時、正確地應對和化解。 ? 需要培育合規文化,提高合規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度 合規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不高,以至往往出現一些錯誤的觀念,阻礙合規理念的推廣和合規體系的建立。常見的錯誤觀念,如,合規是特定部門或崗位的事,與其他崗位無關;合規是普通員工的事,與公司管理層、決策層無關;合規管理與業務發展相矛盾;合規管理束縛乃至阻礙了業務發展等。 (二)建立合規體系的難點 ? 合規效用價值的發掘 我們在幫助企業建立合規體系中發現,即便是外企或部分跨國企業對于合規管理高度重視,其動力很大程度上亦是出于外在壓力和緊迫感。比如受到了其自身或同行已發生過因違反國際合規監管要求而受到高額罰金的真實案例及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等立法的域外效力影響。合規效用價值的發掘是源動力問題,一旦樹立合規效用價值理念,則有助于企業主動謀篇布局、適應當今形勢而非被動應對、臨時滅火。所幸,無論是因為吃一塹長一智,還是適應全球化出口管制趨勢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大型國有企業、全球化公司已經把合規價值納入企業價值觀乃至企業文化中。 ? 合規管理要素的本土化問題 如前所述,雖然近年來合規理念、合規體系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如何將合規管理融入公司業務流程并實現閉環管理,這是目前初建合規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普遍面臨的挑戰。前述“二(一)傳統合規體系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合規管理本土化過程中“水土不服”的表現。 ? “空降兵”與既有組織架構如何有效融合的問題 作為“空降兵”,合規部門與其他風險管理部門、業務部門之間職責界定、銜接配合是開展合規管理的基礎之一。另外,在采購、銷售、投資等業務板塊嵌入合規審查環節,如何理順業務審批環節、業務流程,都是面臨的難點。否則,很可能因為職責范圍沒有有效清晰界定,出現職能交叉重疊抑或監控真空的問題,而在審批流程和作業程序上則會出現自相矛盾、無法銜接等混亂情形。 ? 企業合規文化涵養的形成 合規文化的形成需要積淀和培育。對于大多數本土企業,合規建設還處于起步或試錯期。在摸著石頭過河中,不可避免地面臨一些困惑和難題,需要企業自上而下地推動,尤其公司高層首先要認同合規理念,并將其納入企業價值,在企業的組織架構、人員配備、資源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和保障。同時,也要關注合規過程中員工的思想動態,對于一些錯誤觀念,如,”合規的介入是給業務開展增設障礙”,要及時引導與糾正,逐漸累積和培育企業合規文化。 三、應對的辦法是什么? 1、來自企業高層的支持至關重要 合規建設中,來自決策層、管理層的支持至關重要。決策層應以保證企業合規經營為目的,通過原則性頂層設計,解決合規管理工作中的權力配置問題。高級管理層應分配充足的資源建立、制定、實施、評價、維護和改進合規管理體系。惟其如此,企業合規體系的建立才不是喊口號,做樣子,才有可能成為深植于企業價值、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 2、七要素構建或完善企業合規體系 關于企業構建完整合規體系的要素,本文摘錄GB/T 35770-2017《合規管理體系指南》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具體見下表: 由上表可見,要建立一個完整的企業合規體系,企業需要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動態識別更新合規義務、評價合規風險,并針對重大合規風險制定控制措施,并將合規義務要求和重大合規風險的控制措施整合在企業的業務過程以及外包過程中,并對措施的有效性進行監視和測量,對發現不合規或不符合進行糾正或制定糾正措施,然后重新進行內外部環境分析開始新一輪的循環。 3、沒有“一勞永逸”的合規體系 √ 合規體系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需要定期跟進和完善的體系 合規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工程。即便已經建立合規體系,對于合規體系的跟進、維護和完善必不可少。而在實踐中,定期評估是確保合規體系完整、準確、有效的關鍵。評估的方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采取監測、審計、自我評估、獨立評估和其他制度等方式。 √ 要做好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合規問題的準備 現實繁復多變,縱使最好的合規制度、最好的管理團隊,仍然無法絕對避免合規問題的出現。及時企業建立了合規體系,也可能發現自己正在接受政府調查。但是,建立合規體系的意義在于,盡可能地防患于未然,提前應對 “可預見的風險”;當無法預見的風險發生時,能夠遵循合規理念,遵循一套既定的工作機制,有條不紊地予以應對和處置,將風險和損失降至最低。而相應的,在知悉調查即將展開或正在進行時,我們建議,為了公司的利益考慮,公司最好請教有經驗的律師來幫助應對。 4. 企業需要自上而下精心培育合規文化 發展合規文化需要治理機構、企業最高管理者、管理層,對企業的各個領域所要求的共同的、已發布的行為標準作出積極地、可見的、一致的和持久的承諾。企業決策層和高級管理層應確立企業合規理念,注重身體力行。還應注意將合規文化傳遞至企業與之合作的第三方,防止因第三方的不合規行為影響企業的利益。另外,企業對合規或不合規行為進行適當的獎勵和懲處,也有利于合規文化的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