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的,成全影视大全免费追剧大全,成全视频高清免费播放电视剧好剧,成全在线观看免费完整,成全在线观看高清全集,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完整版动画

×

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
訂閱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首頁 錦天城概況 黨建工作 專業領域 行業領域 專業人員 全球網絡 新聞資訊 出版刊物 加入我們 聯系我們 訂閱下載 CN EN JP
首頁 > 出版刊物 > 專業文章 > 企業破產稅收處理的關鍵流程及主要稅種應對實務指引

企業破產稅收處理的關鍵流程及主要稅種應對實務指引

作者:全開明 洪一帆 袁葦 謝美山 2025-05-09

【摘要】本文聚焦企業破產的稅收處理,深入探討關鍵流程與主要稅種應對策略。企業涉稅情況核查方面,強調對涉稅資料、稅收政策執行情況的審查以及整體涉稅狀況評估的重要性,以此為后續稅務處理提供依據。在涉稅事務處理環節,關注風險防范、預征所得稅處理、核定征收申請、稅收減免退申請、應對稅務機關債權申報以及所得稅清算及籌劃等多方面工作,旨在化解稅務難題、維護各方權益。針對企業破產程序中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種,詳細闡述其處理方式,并提出對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有效利用的綜合應對策略。文章為企業破產后的稅收處理提供了全面的操作指南,對推動企業破產程序順利進行、保障各方利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企業破產 稅收處理 涉稅核查 稅種應對 稅收政策


一、企業涉稅情況全面核查:破產稅收處理的基石



稅務合規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要素,深刻影響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合規性與運營效率。在破產程序里,管理人作為核心履職主體,履行職責的首要任務便是全面、細致地核查債務人的涉稅情況。具體審查內容涵蓋企業的稅務記錄、申報狀況、合規程度以及潛在稅務問題等。與此同時,破產管理人還需評估潛在稅務風險,從而在破產重整進程中采取恰當應對舉措。基于核查結果,管理人應制定并執行合理的涉稅事務處理方案,確保破產重整各階段的稅務問題均能得到妥善解決。這不僅有利于推進企業破產重整,還能切實維護債權人的利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破產管理人處理破產事務時,需接管與調查相應資料并提交報告,同時負責債務的管理與處分。具體工作包含對破產企業涉稅資料、企業執行稅收政策情況以及企業整體涉稅情況的核查與評估。


(一)涉稅資料清查:確保信息完整準確


當破產管理人接手企業破產事務時,首要工作便是接管涉稅資料。財務報表、發票、納稅申報資料等各類文件,是洞悉企業稅務狀況的關鍵依據。管理人一方面要仔細收集這些資料,另一方面還需向稅務機關查詢企業涉稅信息,尤其重點關注近三年的數據,確保符合稅務稽查要求。一旦發現資料存在缺失的情況,管理人需迅速制定應對方案,為后續稅務處理筑牢基礎。


image.png


(二)稅收政策執行審查:評估稅務合規風險


在完成物理資料的接管與核查后,破產管理人還需深入探究企業當下及過往至少三年內執行的稅收政策。


其一,管理人需厘清企業涉及的稅種與適用稅率,明確各稅種采用核定征收還是查賬征收方式。其二,要查明企業是否執行預征所得稅政策,辨別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以此評估企業稅務合規風險。其三,破產管理人必須核實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情況,明晰優惠政策的具體內容與執行詳情。


全面了解并核查這些稅收政策,能助力管理人在破產重整期間,精準評估企業稅務狀況,擬定合理稅務處理方案,保障涉稅事務合法合規,最大程度維護債權人和其他相關方的利益。


(三)整體涉稅狀況評估:把握全局風險


破產管理人需整合債務人的涉稅資料與稅收政策執行狀況,全方位評估企業整體涉稅情況及潛在風險。評估范疇涵蓋企業資產負債狀況、納稅申報與繳納的精準度,以及對未來可能產生的納稅義務進行預估。此評估結果將作為管理人做出其他決策,以及判斷稅務機關債權申報合理性的重要參考依據。


具體而言,整體評估事項包括但不限于:


image.png


二、涉稅事務處理:化解稅務難題,維護各方權益


破產管理人在全面核查企業涉稅情況后,需根據企業實際狀況,靈活且高效地采取措施。其核心目標在于,處理涉稅事務過程中,平衡維護企業、債權人利益與降低破產程序潛在風險的關系。主要的關鍵涉稅事項處理包括:


(一)風險防范與處置:消除潛在稅務隱患


破產管理人需要妥善處理一系列涉稅問題,為企業破產重整營造有利環境。這些問題涵蓋多個關鍵方面:解除企業的非正常戶狀態,及時糾正稅務異常情況;補辦缺失的納稅申報,包括零申報,確保稅務申報的完整性;處理稅控設備和發票丟失后的報備與掛失補辦,保障稅務管理流程的合規性。


通過迅速、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管理人能夠有效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與財務風險,推動企業破產重整進程順利開展。


(二)預征所得稅處理:平衡債權人利益


在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往往已資不抵債。這種情況下,繼續預征所得稅可能損害債權人利益。基于此,破產管理人可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停止預征所得稅,待完成清算后,再依法依規處理所得稅事宜。


目前,部分地區已在這方面開展實踐并取得進展,然而全國性統一政策尚未出臺。鑒于此,管理人務必深入了解企業所在地的相關政策。若當地沒有明確規定,應主動與主管稅務機關積極溝通,力求為破產企業和債權人爭取更為有利的稅務處理方案,助力破產程序順利推進。


(三)核定征收申請:簡化稅務流程


在企業破產的情形下,核定征收方式具備獨特優勢,它不僅能夠簡化稅務處理流程,從實際效果看,還可能更有利于維護破產企業與債權人的利益。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核定征收在常規流程中屬于事前申請事項,而破產企業此時申請核定征收屬于事后行為,這一特性致使在實務操作中面臨諸多困難。并且,稅務機關最終確定的核定征收率,會對企業和債權人的切身實際利益產生直接影響。


鑒于此,管理人應當在專業稅務人員的輔助下開展核定征收相關操作。一方面,借助專業力量實現利益最大化,切實保障破產企業與債權人的權益;另一方面,通過專業指導盡量降低自身在履職過程中的潛在風險,推動破產程序中稅務處理環節平穩有序進行。


(四)稅收減免退申請:爭取稅收優惠


符合條件的破產企業能夠申請多項稅收減免與優惠政策。在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方面,若企業符合特定困難情形,可依據當地政策申請減免。對于增值稅留抵退稅,若企業滿足相關條件,即可依規申請退稅,盤活資金。在個人所得稅領域,針對破產企業涉及的員工安置等特定情況,也有相應優惠政策適用。


破產管理人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這些稅收政策,梳理企業實際狀況,精準匹配適用政策,積極主動地為企業提交申請,助力企業切實減輕稅務負擔,推動破產程序順利開展。


image.png


其他關于在后續具體重整和處置方案運用稅收優惠問題,會在方案涉稅評估與籌劃的部分討論,此處不作贅述。


(五)稅務機關債權申報應對:保障債權準確性


企業破產程序中,首先,稅務機關申報稅收債權,多以企業自行申報的納稅數據以及處罰記錄為基礎。一旦對這些數據存疑,便會通過稅務檢查重新確定債權。管理人則需依據企業涉稅核查的結果,對稅務機關申報債權的總額以及不同性質稅收債權的金額分配情況,展開細致核查。若發現存在差異,必須及時向稅務機關提出異議。


其次,涉及稅收債權中的滯納金問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及實施細則第七十五條,當納稅人未按時繳納稅款、扣繳義務人未按時解繳稅款時,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滯納金,且明確了滯納金加收的起止時間。但《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加處罰款或滯納金數額不得超出金錢給付義務數額,這導致在滯納金是否設置封頂方面,存在不同法律觀點。鑒于稅務機關一般不會主動對滯納金進行封頂,管理人應站在維護企業與債權人利益的立場,積極與稅務機關溝通,爭取更合理的滯納金處理結果。


最后,在應對稅務檢查時,建議管理人摒棄被動提供資料的做法,主動與稅務機關積極溝通。通過這種方式,力求獲取更合理的檢查結論,同時在檢查過程中,敏銳識別并有效防范企業的稅收風險。


(六)所得稅清算及籌劃:規范稅務程序


當企業出現諸如解散、破產、撤銷等終止生產經營的情形時,其企業所得稅清算有相應規定,主要涵蓋以下要點:


企業所得稅清算要求方面,企業一旦發生終止生產經營狀況,必須在清算前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備,并在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完成匯算清繳工作。


特殊性稅務處理例外情況方面,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企業重組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相關規定,在特定情形下,例如企業轉變為非法人組織,或者企業合并后主體消失、企業被分立后不再存續,此時不適用特殊性稅務處理,而是應當開展所得稅清算。


破產重整企業所得稅清算方面,若破產重整企業涉及上述需要進行所得稅清算的情形,管理人必須及時啟動所得稅清算流程。同時,需依據清算義務產生的緣由以及時間節點,來確定所得稅清算是否與其他稅務程序(如企業整體涉稅核查、重組方案實施等)同步推進。


清算期間特殊政策方面,企業所得稅清算與正常生產經營期間的匯算清繳存在差異,涉及特殊政策內容,比如資產需視同變現處理,且清算所得不能適用正常經營期間的稅收優惠政策等。正因如此,清算過程通常也被納入企業整體稅務籌劃范疇。


常規納稅申報要求方面,在實施所得稅清算前,重整企業在稅務層面依舊被視作正常生產經營主體。所以,即便企業沒有實際經營活動,也必須進行常規納稅申報,即進行零申報。


三、企業破產程序中的稅種問題及應對策略:精準施策,合理減負


對于喪失經營收入能力的企業而言,充分運用國家給予的稅收減免與優惠政策,開展合理的稅收籌劃,能夠有效減輕納稅負擔,為企業帶來新的生機與希望。破產所涉及的稅收問題極為復雜,囊括增值稅、所得稅、土地流轉稅以及印花稅等眾多稅種。盡管稅務機關對破產企業實施了優惠與扶持舉措,但在實際操作中,常出現處理程序繁瑣、效率不高等狀況。站在破產企業和管理人的角度,不同稅種的政策調整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各不相同,所以,有必要對各項涉稅政策展開系統且模型化的分析,以此衡量其對企業未來走向的不同影響程度。這種分析能夠助力企業在破產重整時做出更具智慧的稅務決策,保障企業在重整進程中獲取最大財務效益與生存概率。


在破產清算程序里,破產財產處置是關鍵環節。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后,管理人依據人民法院裁定認可的《破產財產變價方案》,通常會采用公開拍賣、變賣、以物抵債等方式處置破產財產。然而,不管是以拍賣、變賣還是以物抵債的形式處理破產財產,在稅法層面均視同銷售,都會產生納稅義務,都必須依法申報并繳納稅款。


在處置不同種類和性質的破產財產過程中,主要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以及印花稅等稅種。其中,個別稅款的申報與繳納在破產財產處置時問題較為突出,給破產財產處置以及破產清算程序的推進造成阻礙。


接下來,我們將探討實務中常見的幾類涉稅問題,并簡要研究法院和稅務局應如何提高處理方式的規范性,從而實現破產過程中不同稅種的有效征收,助力企業擺脫困境。


(一)增值稅處理:區分情形,合規操作


通常而言,破產財產多采用公開拍賣的形式實現變現。競買人完成拍賣款項支付后,管理人不僅要向競買人交付對應的財產,倘若涉及辦理相關權屬變更事宜,還需開具合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并著手辦理相應的權屬轉移手續。上述行為,必然會產生增值稅應稅義務。在此情形下,管理人需要按照規定期限申報并繳納增值稅。若企業存在留抵稅額,在申報增值稅時可以進行抵扣操作。


但是在特定情形下,破產財產處置不征收增值稅。如,2011年發布的第13號公告,及2013年發布的第66號公告:


image.png



因此,在破產財產處置進程中,需留意破產財產承接方是否具備增值稅免稅的情形,若符合相關規定,承接方皆應依法享有增值稅優惠待遇。


在企業破產重組期間,眾多重整投資者往往會通過購入破產企業股份的方式來接管企業資產。但有時也會涉及資產出售情況,特別是在以清算形式開展的破產重組里,資產出售一般借助公開拍賣予以實施。一旦競買者支付拍賣款項,破產管理人便負有將資產移交給競買者的責任,并完成諸如土地、房產、庫存等資產相關的財產轉移手續。在這些資產的出售活動中,極有可能引發增值稅相關問題。


經過查詢,與上述問題相關的增值稅特殊政策如下表所示:


image.png


基于上述有關稅收政策,可以得出結論:只有在實物資產及其相關的債權、債務和勞動力被整體或部分同時轉讓的情況下,才能避免增值稅的征收。


(二)企業所得稅處理:妥善處理債務與清算


當企業踏入破產程序,多數債權人通常難以獲得全額清償。即便如此,破產清償的分配流程最終將致使債權終結。從債權人角度看,其未獲償付的債權部分,可當作債務重組引發的損失,按照壞賬損失進行處理。對于破產企業來說,其未能清償的債務部分會被視作債務重組收益,需計入應納稅所得額。這一情況可能致使破產企業因債務未能足額償還,進而產生高額應納稅額。此外,破產企業在清理對外債權時所產生的損失確認,也必須滿足法定條件。


image.png


在破產清算案件里,普通債權清償率普遍偏低,破產財產清償極有可能引發巨額債務重組利得的企業所得稅納稅義務。若破產企業以全部資產清償債權人后,已無剩余資產用于繳納企業清算所得稅,那么按照發改財金規[2021]274號相關規定,稅務機關可依法核銷未受償的企業所得稅。


根據25號公告的指導精神,若企業為與自身經營活動相關的外部實體提供擔保,當被擔保方未按時清償債務,企業承擔連帶責任,且在后續追償中確認被擔保方無償還能力時,對于這部分無法收回的金額,需依據公告中有關應收賬款損失的條款處理。這表明,確認此類損失需滿足相應標準與要求。另外,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通常背負著繁重的對外擔保責任。這些未在報表中清晰列示的債務,同企業其他負債一樣,依法享有受償權利。


一般情況下,企業所得稅按年度計算,但是在清算中,企業所得稅應按清算期間為一個申報期計算。


image.png


然而,破產財產處置所得款項,在繳納資產處置相關稅費后,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所規定的清償順序,對各類債權予以清償。于破產清算進程中,破產企業一般處于資不抵債狀態,無力清償全部債權。而且在債務清償結束前,企業的損益情況難以明晰,清算所得亦無法確定,所以自然無法預繳企業清算所得稅。待破產清算事務全部處理完畢,依據企業所得稅清算規則核算,通常不會產生企業所得。


(三)個人所得稅處理:明確政策適用范圍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部分失效/廢止,但本文列舉的第三條仍有效)明確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的前提是企業被依法宣告破產,故在企業破產重整(和解)程序中不能適用該優惠政策。


image.png


(四)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處理:應對政策差異


當前,針對破產企業在破產重整期間能否享受以及如何享受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稅收優惠政策,相關規定并不統一,這就導致各地稅務機關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做法各異。


政策的模糊性使得破產管理人的履職難度大幅增加,執業風險也隨之攀升。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后,關于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申報方式、繳納方式,以及繳納稅款后若出現無法退回的情況該如何處理等問題,都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比如,若申報并繳納了這兩種稅,卻因各種原因導致無法退回,由此造成的損失該由誰承擔?若不申報,管理人是否會被認定為失職?多數生產性企業在破產時持有廠房和土地,且破產流程通常極為漫長,有時甚至會持續數年之久。房產稅基于房產價值計算,城鎮土地使用稅則依據土地使用權面積征收,二者均采用按年征收、分期繳納的方式。在破產重整階段,若仍按常規方式計算和繳納這兩項稅費,無疑會給重整方帶來極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壓力。


雖然這兩種稅與破產財產處置并無直接聯系,但在處置破產財產時,卻不得不對其加以考慮并妥善解決。一般而言,破產企業在破產受理前拖欠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應被視作稅收債權處理。而自破產受理至破產財產處置完畢、完成資產過戶之前,破產財產所產生的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屬于破產費用,需要隨時予以清償。


為妥善解決該問題,管理人可以申請減免。但是對于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決定主體不同,根據:


image.png


對于城鎮土地使用稅,可以根據:


image.png


可見決定是否給予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的主體不同,如申請減免,需要和相應稅務機關以及政府部門做好溝通,確保信息對等,保證減免工作高效推進。


(五)綜合應對策略:稅收優惠政策有效利用


國家稅務總局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2368號建議的答復》中,系統梳理了現行支持重組破產的稅收政策:


在增值稅領域,于資產重組期間,納稅人借助合并、分立、售賣、交換等形式,將全部或部分有形資產,以及與之緊密相連的債權、債務和人力資源轉移給其他單位或個人時,依據稅法規定,該資產轉移行為不在增值稅的征收范圍之內。進一步而言,其中所涉及的商品、房產、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活動,同樣不被視作增值稅應稅行為。


從企業所得稅角度,對于符合條件的債務重組,準予債務重組所得享有5年遞延納稅的優惠政策;針對以債轉股方式化解債務的情況,明確債務清償與股權投資這兩項業務均無需確認所得。


土地增值稅方面,在企業改制重組進程中,當以房地產作為投資手段,以及在滿足條件的企業合并、分立情形下,原企業將房地產轉移、變更至合并后或分立后的企業時,可暫時免征土地增值稅。需注意的是,土地使用權、地上建筑物及其附著物作為破產財產的核心構成部分,在處置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土地增值稅問題。在實際操作中,破產財產往往會經歷多次流拍,致使最終成交價格遠低于市場價值。所以在進行土地增值稅清算時,扣除土地取得和開發成本后,通常不會產生增值稅額。不過,倘若破產企業賬目混亂,土地成本相關資料缺失,費用憑證不完整,在土地清算過程中,往往需要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對重置成本進行評估,或者由稅務機關核定征收相應土地增值稅。在此情況下,如果核定的成本低于破產財產處置價值,從而導致存在增值部分,那么將依法征收土地增值稅。


關于契稅,若公司的合并、分立符合相關條件,新公司承受原公司的土地、房屋權屬時,無需繳納契稅;同樣,當企業破產時,債權人承受破產企業的土地和房產以抵償債務,也可免征契稅。若并非債權人承受破產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只要與原企業全體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在承受所購企業的土地、房屋權屬時無需繳納契稅;若與原企業超過30%的職工簽訂服務年限不少于三年的勞動用工合同,則可減半征收契稅。


(注:本文來自真實工作案例總結及提煉)


本文撰寫周雯菲、丁泓竣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1.金禮才. 企業破產重整中的稅收問題探討[J]. 財經界, 2016, (29): 324-325.

2.王波.對土地增值稅政策幾個問題的理解[J].注冊稅務師,2016,(05):27-29.

3.崔莉.民事合同中包稅條款案例評析[D].湖南大學,2020.DOI:10.27135/d.cnki.ghudu.2020.000662.



image.png


欢迎光临: 杨浦区| 石城县| 鄂托克前旗| 玉林市| 兴文县| 自贡市| 鄢陵县| 中超| 昌吉市| 丽江市| 博爱县| 龙游县| 赤峰市| 溧水县| 金昌市| 清丰县| 五家渠市| 灵山县| 沽源县| 洛川县| 邹城市| 克什克腾旗| 姚安县| 寿光市| 临夏市| 咸宁市| 治多县| 鲁山县| 玉环县| 富蕴县| 分宜县| 九龙县| 扶余县| 蓝山县| 库车县| 洮南市| 孟津县| 青龙| 漯河市| 曲水县|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