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天城知識產權部成功代理上海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訴訟賠償額最高案例
2019-07-067992近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雙方當事人在一審判決基礎上達成和解。
本案原告是全球知名嬰童產品設計制造商法國貝亞巴(BEABA)公司,貝亞巴公司委托本所知識產權部高級合伙人劉民選律師作為代理人,向浙江一家機電公司和一家進出口公司提起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訴訟。經一審法院審理,在被告侵犯原告外觀設計專利權這一事實基本不存在爭議的基礎上,對于收集、證明、計算因被告的侵權行為使原告遭受損失、或被告因實施侵權行為所獲得的利益,成為本案的主要問題,最終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出賠償專利權人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100萬元的一審判決。針對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行為,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罕見地判決100萬元的“頂格”賠償,成為了上海地區法院侵犯外觀設計專利侵權訴訟案件中賠償額最高的標桿判例。錦天城知識產權部高級合伙人劉民選律師以及唐朦律師組成的錦天城律師團隊,在本案中為客戶全程提供了專業法律服務。 在本案訴訟過程中,知識產權部承辦律師積極地組織收集相關材料、并向法院提交了大量的證據,證明原告因被告實施專利侵權行為而遭受重大的經濟損失,包括委托法國審計師對專利產品的總利潤和單件產品的利潤出具審計報告、向法院申請調查令調取二被告天貓網店的銷售記錄,并分別就按照侵權產品的銷售量乘以單件專利產品的合理利潤、侵權產品的銷售量乘以單件侵權產品進價和售價的差額、侵權產品的銷售量乘以單件侵權產品的售價和被告切換新產品后的售價的差額這三種不同的計算方式,向法院就本案原告訴訟請求中的損害賠償額的計算做出了詳盡的說明。 如何計算專利侵權案件的賠償額,一直以來是一個難題,同時專利侵權案件判賠額偏低也是被歐美指責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夠的證據。上海高院于2018年7月發布《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若干意見》(本所知識產權部高級合伙人劉民選作為專家參與了上述意見的制定),該意見除了包含備受關注的最高法知產法庭“第一案”所涉及的“先行判決”等重要內容外,還明確提出,要“合理確定損害賠償計算方式,讓權利人得到足額充分賠償”,并且要“加大侵權懲罰力度,讓侵權者付出應有代價”。在本案中,法院基于原告提交的證明其實際損失的大量證據,綜合考慮涉案專利的類別、專利貢獻率等因素,最終酌情確定100萬元的賠償數額,充分體現了上海高院上述司法政策的精神,更充分彰顯了上海加快建設開放共享、內外聯動的高標準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