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丘
作者:裘索 2023-11-121071日本華文女作家協會
【東瀛荷風】
“秋日的風景”文學專輯征文之四

自由之丘
作者:裘 索
介于目黑區和世田谷區的自由之丘,上世紀末的那幾年常去那里走走看看,因社寮離那里不遠。
四月的櫻花期入職,半年后正值秋葉紅,辦公樓內四季恒溫,前貼后擁而井然有序的上班族的地鐵車廂里也是暖和得幾乎滲汗,然而專業人士在事務所的著裝還是要有季節感的。作為職場上的一介新人,又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一枚女性,那個年頭在日本職場里混還得處處小心、時時掂量。
我暗下決心,要買一套考究得不給自己丟份掉價的秋冬套裝。一個朗秋的周末去了自由之丘,一家精品服裝店櫥窗里模特架上的套裝吸引了我,進店試穿,上身后感覺就像為我量身定制的那樣合身,咬牙買下了在那個時點的人生中最奢侈的一套——意大利進口,海藻綠的富有彈性的純羊毛秋冬套裝。在驟然降溫的那一天,我鄭重其事地穿上它去了事務所。
午餐間,同僚們夸說顏色款式質地做工都無可挑剔,頂頭上司則說略顯老成。我忙辯解,這么貴的衣服,我想要在以后生了孩子做了媽媽還是能穿,到了四十、五十歲時還是能穿、要穿一輩子。年輕時小開、熟年后紳士、東大現役過了司法考的上司,聽說我要穿一輩子,笑得前俯后仰,調侃地說是否要立一份遺囑傳給下一代。
哈哈,曾經的過往皆為序曲。直到現在,兒子大學畢業已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人,那套裝還妥妥地掛立在衣柜的C位,年復一年的秋冬,在一些規范而厚重的場合依然陪伴著我,溫暖著我。
搬離社寮后的二十多年,再也在沒有去過自由之丘,而自由之丘、代官山等這些以東京地名為店名的品質時尚日系買手小店,我卻在上海的愚園路、延慶路一帶與它們不意謀面。自由之丘有很多讓你欲罷不能的小物品,那些小店強調的是生活品味,有些甚至強調它的唯一性。
十月,在回上海的前一天去了自由之丘。出地鐵站入目的和上世紀末所見的幾無所異,西洋風格的建筑、歐陸風味的餐廳、風尚獨特的精品小店,還有那滿街的咖啡甜品店,綠蔭蔽天的街道依然整潔漂亮,依然還是文青小資的閑逛之處,浪漫情侶的約會之地。
東京的初秋總脫不了夏的味道,自由之丘更是如此,只見紅男綠女鼻架墨鏡、頭戴帽飾、手牽愛犬,安享著在東京難得的這款慵懶奢侈品——藝術家石井漠給該地命名時冠以自由之丘,這“自由”二字也折射出了人們精神內質的品相。

二十多年后再一次行走在自由之丘,滿目盡是真性情,大都市的繁忙喧囂快節奏派生的壓抑感在此消彌。那里的一些街路多以植物定名,洋蘭通里、楓樹通里、若草通里、栗樹通里,也就不難理解那里植物環境有多美、品質私塾有多好、咖啡甜點是多么地讓人回味,難怪東京的主婦們向往把家安在自由之丘。
東京的每一個街區都自帶個性,吸引著與之氣味相容的人,要說自由之丘的味道,那就是甜味,甜品圣地、甜點森林是這方地盤的昵稱。
曾兩次光顧維也納,一次因公一次因私,也曾在維也納歌劇院附近的一家名為莫扎特咖啡店的餐廳用過餐,餐后的咖啡甜點是它的主唱。好奇在自由之丘撞上同樣的店名,眾里擇莫扎特咖啡店而坐,沿著陡窄的扶梯上到二樓的店堂卻是寬綽散發著古典歐風的空間,排列緊湊的小型桌臺,營造了一種親密的午后咖啡的氛圍,只見有錢有閑有品調的主婦們低聲漫語地閑聊著,也有獨自放空了的。
蒙布朗栗子蛋糕是店家的招牌甜點,玻璃柜里的標牌后面的盆盤里總是空空的,它是在告訴你這款甜點不備現貨,店家是在你下單后才把栗子絞榨成栗子漿,當即裱注在蛋糕上端盤上桌的。品呷著深度烘培出苦澀卻是耐人尋味的手沖咖啡,享用著蒙布朗,午后的咖啡甜點可以這樣的安詳恬心。
到了該忙乎晚餐的時點,主婦們漸次離開,我也隨之離開莫扎特咖啡店,起身前往調性迥異的古桑庵。

大文豪夏目漱石的女婿、同是作家的松岡命名了古桑庵,屋主渡邊是松岡的莫逆之交,松岡從故鄉長岡將桑樹古木調運到東京,隱居后的二人修建了古桑庵,渡邊家族世代收藏的古董安放其中。這些自然人文的故事,使得古樸禪意的古桑庵自帶濾鏡。本想在榻榻米席上捧起溫潤的手工陶碗,喝上一盞苦澀而入口生香的抹茶,也許是精于藝術收藏的周杰倫去年曾到此“一服”并拍攝,古桑庵座無虛席,我便踩著歷經百年時光洗禮曲徑通幽的飛石小路,離開了古雅的別有一番超越時空情懷的老宅院。

黃昏中在熊野神社舀起一勺水干凈一下手,懷揣一份安寧結束半日閑之行。
正要揮別亦東亦西又古又今和洋調適的自由之丘,忽聞悠遠的叮當聲響,抬頭望見路口地面電車的過道欄桿正在緩緩降下,人們停下腳步等候電車的通過,那光景很昭和很人情很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