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茶事
作者:裘索 2024-09-071337
中文導報 筆會專欄
道樂軒 裘索
七夕乞巧、牛郎織女鵲橋會的美麗傳說隨著遣唐使漂流到了東瀛,明治維新后官方日歷去陰為陽,七夕在日本國也被鎖定在7月7日的這一天,較之華夏的七夕整整早了一個多月,原本立秋后的節日卻沐浴在梅雨中。

甲辰年的梅雨季,多雨多濕高溫悶熱,七夕之日靜岡縣靜岡市的氣溫高達40度刷新日本歷史最高溫。高度城市化的東京今年也是熱得出奇,7月7日高達37度,七夕之夜7點都知事選舉開票,71歲高齡的小池百合子高票壓勝三連任東京都知事,和最高溫度一樣留下傳奇。沒有選舉權的客寓之我,內心期待著小池的連任,十五年前她到訪上海有幸一見,我敬仰筑夢、追夢、圓夢的女性。七夕也是一年一度的乞巧祈愿之日,尤其是女子對智慧的祈愿,七夕乞巧節的當選,實為智慧、勤勉和信念的回饋。
三十多年前一介留學生的我、雞蛋醬油拌白米飯的果腹之餐吃得有滋有味,盛夏伏天的夜晚也能在清涼中安眠至天明,隨著時光的流轉、地球的暖化,東京的氣溫也是趨熱追高。酷暑苦夏,何以解暑,唯有茶事,在物理上、心理上給茶客帶來冬暖夏涼是茶主的待客之道。確保茶道儀式感的高標準和高質量,體現茶道精神和禮儀的日本茶道七則之一便是茶室應該是冬暖夏涼,讓滾滾紅塵中那顆煩躁不安的心能夠靜下來。七月茶事是七夕和祇園祭,為女子而設定。七夕茶事的主題是星之音,據說以比賣神社的天之真名水點茶,雙手合掌后飲用就會實現一個愿望。


在夕陽還掛在西山的黃昏步入茶室,茶室的障子換成竹編的薕門,隔離空間的屏風也易為竹草的葭屏,微光中的夏之茶獨有的陰翳幽涼。“人皆苦炎日,我愛夏日長”、 “熏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文宗帝和公權尚書留下的心靜生涼的詩文此時此地感同身受。我去水屋幫著做一些茶事前的準備,對正在往茶罐里注入茶粉的同道說:
“茶花我來插哦。”
“你插一席、另一席我來插”。道友回說,我知道她是樂花人。

花道里的種種類類,我更偏愛侍弄茶室之花。茶和花的世界里傳頌著千利休師從池坊專好研習花道、兩人肝膽相照的故事。茶花無言、卻能訴說侍花人的心緒和思想,透析茶主的待客之道。茶室內縱然有釜中水鳴、松風躍動,但我仍然堅持地認為真正能體現靜中有動的當屬擁有生命力的茶花。我心里盤點著形尾光琳作品中的紫陽花扇面的畫作,茶人間有一種說法,掛上它猶如茶花的存在那樣擁有季節感,光琳洗煉之筆淡淡地勾勒描寫出了一幅清雅而自然的氣息,瑞瑞的自然微風迎面而來。我從冷柜里取出儲備的花卉,挑選了惹人愛憐的白色朝顏和使人安靜的淡紫色的紫陽花侍入倒錐形的竹編花器,凝望著靈性的花,涼風拂面。

七月朝顏始放,今日的茶菓子是青山紅谷的朝顏,朝顏在中國稱作牽牛花。記得近二十年前的一次七夕茶事,茶席中主客間有關茶道具等問答互動時,我將朝顏說成ASAGAO(日語中朝顏的發音),禮子先生糾正說在茶事中要說KENGOSHI(日語中牽牛花的發音),我唯唯諾諾地問這是為啥呢?先生解釋說,這樣會更古風更文化更意趣。我心里嘀咕著,怎么覺得ASAGAO更有這樣的感覺呢。那是因為奈良時期朝顏從中國移植到扶桑,日本的文人雅士追摹唐風宋韻而得的高趣?!強調儀式感肅穆感的茶席,主客間的對話被控制在最低限度,所以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疫情中先生仙逝,而先生對我學養教養的滋養卻時時滋潤著我。看著富有涼意的朝顏茶菓子安躺在水滴狀鏤空的淺灰藍的菓盤里,空穴來風、涼風颼颼,似潺潺流水流向心田。感覺上似乎比常規大了一輪的水滴狀空洞的菓盤,出自禮子先生的母親、一位著作等身的彌榮子老先生之手,大正初年出生的老先生在其有限的親制的茶道具中卻無處不彌漫著高邁深遠的意境。七夕茶事中的金針銀針五色線的供奉,品香望星空,深信七穴芋頭針上積攢的夜露來自銀河,用夜露磨墨在葉片上寫下的和歌中的愿望就會得以實現。抑或年年七夕茶事中的乞巧祈愿,從織女星那里乞獲了非同常人的智慧,要不、象征著日本女性最高榮譽和尊貴的寶冠勛章又怎會恩降老先生。

茶席的風爐右側安放的被水潤濡著的木質釣瓶水指吐露著清爽,水指的上端圍結著繩索,正面的繩索下掛釣著二條白紙,左右兩側則各懸掛一條。只要啟用該水指,茶客便知道今天的茶湯是用名水點濃茶。陸羽《茶經》有“水為母、器為父”的描述,不難看出水對于茶湯是多么至尊的存在,而名水點濃茶則是祭祀祈愿茶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拜受濃茶前享飲名水,名水入口,涼意直抵心頭,上下里外渾身的涼爽。池冷水無酷暑夏、松高風有一聲秋,有松的巖井之水讓我有了無夏之涼。

壁龕里的茶掛滝字,長長的尾筆似傾瀉的高山瀑布,又似落九天的天川銀河,喜鵲殷殷迎渡的一年一夕短相逢的鵲橋。一席濃茶后的二席是薄茶洗茶巾,茶筅和鋪開的茶巾安放在平茶碗的水中,二服后,帶著涼意帶著陰翳之美揮別茶室步入梅雨季的悶熱中。
走在街巷的地上,舉頭面向天川銀河,想著七夕的趣向,牛郎怠于耕種、織女疏于機杼而遭天帝懲罰,二人被天河東西一方,卻又動惻隱之心,七夕之夜架起天橋以供一會。今天穿著浴衣踩著木屐的女孩,在煙花下聽著人間七夕最美的情話,可知道多少人間愛侶,依舊相離云水遙。
人生不斷從俗的路途,多少人卻對準了七夕這一天。






